央行發佈《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7)》

2017-07-05 09:26:23|來源:上海證券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央行發佈《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7)》: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重要位置

  中國人民銀行4日公佈《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7)》(下稱《報告》)。《報告》對2016年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認為金融業運行總體穩健。展望2017年的金融政策和發展方向,《報告》指出,要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適度、基本穩定,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銀行業風險可控 繼續深化金融改革

  《報告》分析認為,2016年我國銀行業資産負債規模保持增長,銀行業資産品質下行壓力趨緩,信用風險總體可控;證券期貨業市場主體穩健發展,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保險業總體呈現較快發展態勢,改革深入推進,服務社會能力增強;金融市場穩健運行,市場規模繼續擴大,參與主體進一步豐富,對外開放取得顯著進展。

  在信用風險方面,《報告》稱,銀行授信總額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發生債務風險事件仍然較多,風險領域主要集中在低端製造業和産能過剩行業。談及操作風險和合規風險時,《報告》提醒,重大案件的案發領域從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向同業、表外業務等領域蔓延。

  《報告》判斷,總的看金融業積累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特別是作為金融業骨幹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比較高,金融管理部門可動用的工具和手段多;有信心和底氣、有能力和辦法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關於2017年的金融政策和發展方向,《報告》指出,要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適度、基本穩定,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繼續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強化審慎合規經營理念,推動金融機構切實承擔起風險管理責任;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完善市場運行規則,健全市場化、法治化違約處置機制。

  《報告》強調,2017年要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強化金融監管協調,統籌監管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統籌負責金融業綜合統計,推動建立更為規範的資産管理産品標準規制,形成金融發展和監管強大合力,補齊監管短板,避免監管空白;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系統性風險監測與評估,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完善存款保險制度功能,探索金融機構風險市場化處置機制,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報告》指出,銀行業要穩步推進金融創新,不斷豐富銀行業金融産品,創新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工具,擴大轉股型二級資本債發行規模,積極發展商業銀行櫃檯債券業務,穩步擴大不良資産證券化試點範圍。同時,要重點關注銀行業資産品質、流動性、同業業務、銀行理財和表外業務等領域的風險,密切跟蹤交叉性金融風險、房地産市場風險、地方政府融資平颱風險、互聯網金融風險和非法集資風險。

  此外,《報告》還提出,房地産市場出現局部泡沫風險。而新增信貸資源過於集中投放于房地産領域。

  堅持匯率市場化改革方向

  對於人民幣匯率,《報告》以專欄形式分析稱,2016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走貶,但與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相比貶值幅度較小。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的不斷提高,《報告》認為,人民幣匯率的基本面因素將進一步被夯實,匯率在彈性增強的同時,將更加有條件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

  《報告》提出,要堅持匯率市場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大市場決定匯率力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