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白渡橋邊 建環衛工“新家”

2017-07-17 08:54:14|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辟出一間40多平米的獨享空間,可供休息、吃飯、上網、看書、看電視……外白渡橋邊,建環衛工“新家”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環衛工人正在小屋內休息。 (資料) 

  中午時分,上海北外灘。火辣辣的太陽照在柏油馬路上,行人們快速地邁著腳步,想要逃離這“魔性”的太陽。

  此刻,在北外灘保潔的環衛工人劉朝陽,結束了上午的保潔工作。他身上的藍色長褲、長衣幾乎要滴出水來,反光馬甲背後“工人先鋒號”5個字格外醒目。他匆匆來到外白渡橋附近的大名路上,見著“北外灘工人先鋒號”的“店招”,推門而入,冷氣撲面而來,這便是負責北外灘片區環衛工人的“新家”。

  家的所有功能,小屋一一實現

  劉朝陽從冰箱裏拿出一瓶冰鎮礦泉水,拉把椅子坐下。之後,他的幸福時刻來了:掏出手機,趕緊看看寶貝女兒又發了什麼微信,當看到“女兒又當三好生了”“被老師稱作‘小才女’”之類的信息時,這位在上海辛勞工作的老爸就忍不住微笑起來。

  不久前,在寸土寸金的北外灘地區,東虹環境保潔公司特地開闢出一間40多平米的環衛工人“獨享空間”,休息、吃飯、上網、看書、看電視……能想到的家的所有功能,都在這間小屋一一得到了實現。

  “吃飯、休憩、補給,曾是環衛工人遇到的最大難題,尤其在高溫的夏日。”東虹公司黨總支副書記周麗坤説,“我們便打造出這間升級版的道班房”。敞亮整潔的環境、簡單明快的色調,這個新式的道班房乍看仿佛某創業園區的工作室。再看來這休息的環衛工人,都和劉朝陽一樣,身著印有“工人先鋒號”的特製馬甲。“套上這身馬甲,特別有榮譽感。”環衛工人們説,走在路上回頭率特別高。據悉,這是虹口綠化市容部門新成立的“北外灘工人先鋒號保潔隊”,目前共有119名成員,負責北外灘1.68平方公里的區域保潔任務。

  50多歲的環衛工人龍在榮,現在習慣每天5時上工前,將飯菜放進屋內冰箱,12時準時取出塞進微波爐,頃刻工夫,就可以在空調下享用午餐了。40多歲的徐之紅,則習慣一大早在這裡洗漱完上工,“這裡舒服涼快,功能比家裏還齊全。而對張彩花來説,再也沒有大熱天在這“呲”一聲打開鹽汽水更爽的事情了,工作中的汗水和疲憊,在滋滋的汽泡聲中瞬間化為烏有。

  創新工作模式,打掃就是乾淨

  周麗坤説,高溫期間,環衛工人們12時至14時間以及下班休息時間均可在這間屋子裏吃飯、休息。屋裏還設了職工書屋,健康保健、歷史人文等書籍應有盡有。“有好幾位工人翻著翻著覺得有趣,還借書回家看了呢。”她説,屋裏也配備了防暑降溫藥品,隨時供工人們使用。

  一系列的制度規範也在道班房的墻上清晰可見,包括“著裝規範、全員在崗、垃圾落地不超過20分鐘”等。而身為“工人先鋒號”,他們的工作模式也講究創新——

  鋼絲球,洗潔精、鏟刀……環衛工人們多了一套新裝備,在“大掃帚普掃、小掃帚巡迴保潔”的基礎上,可以同時進行綠化帶垃圾撿拾、廢物箱保潔、大件垃圾收集、道路噴淋、機械洗磨、“城市傢具”保潔,撿掃等,被稱之為“1+X”保潔模式。這一套工具被他們稱為“保潔神器”,背在腰包裏,隨取隨用,一次性搞定所有保潔任務。

  雖然工作要求更高、內容更為細緻,但有一套細緻完整的激勵機制提升工人們的積極性。每天,巡查隊長和巡崗人員都會考察各個保潔區域,並對負責該區域的工人進行打分,滿分100分,發現問題扣分,改正再加回來,另外還有各項加分條款,這樣不少工人每個月的收入有了明顯增長。

  工人們的認真努力感染到了居民和商戶,看到環衛工人徐阿姨將邊邊角角打掃得非常乾淨,飯店老闆也不好意思隨地亂扔。閔行路上的居民李阿姨向環衛工張彩花豎起了大拇指,“穿這身衣服的,打掃起來就是乾淨”。

  虹口綠化市容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工人們的新家還將增添黨建團建等更多新功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