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黨徽閃耀

2017-07-19 09:04:37|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黨徽閃耀 遊客通關賓至如歸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説:郵輪港三支部黨員在一線工作,他們要求自己做到“微笑365,服務100%”。李勇/攝

  諾維真喜悅號、處女星號、盛世公主號,一艘艘嶄新豪華郵輪從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開啟嶄新航線。這個在短短6年間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國際郵輪母港,可以説是寶山的城市名片,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支撐。這裡,有一支奔忙在港口的黨員先鋒隊默默付出汗水,他們佩戴著醒目的黨徽,為遊客們創造更安心、舒心的登輪體驗。當郵輪延誤或滯留,他們日夜奮戰在港口第一線;當遊客碰到困難,他們可以傾囊相助、不求回報;當港口運營中碰到硬體、軟體上的種種新問題,他們潛心研究、大膽嘗試,從半路出家到行家裏手。他們就是每天接待服務遊客1萬人次、奔忙在港口的黨員先鋒隊——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黨總支第三黨支部,由16位一線工作者組成。

  面對突發 黨員衝在最前

  郵輪在海上航行,容易受天氣或突發事件等影響,造成延誤。面對突發事件,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快速反應,帶領黨員群眾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信息共享,排查出入境通道,強化客運現場管控,做到組織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保障上下船旅客快速通關。截至2016年底,已順利處理97次包括霸船、颱風造成的航次延誤作業。

  今年5月11日,由於長江口水上事故,航道臨時關閉,3艘郵輪積壓長江口。寶山區迅速啟動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第三黨支部的黨員們也行動起來,帶頭加班。由於幾艘郵輪停靠港口時已接近淩晨,船上的食品補給告急,支部黨員們和作業員一起,將大米、蔬菜及水果送至船上。5時,遊客們還在睡夢中,他們又開始指揮操作行李裝卸,確保遊客下船後第一時間拿到行李順利返程。“36個小時緊急處理的時間內,許多人只瞇了三四個小時,個個都是黑眼圈。”港口運營總監、黨員徐紅説,特殊時刻,需要黨員衝在前面,帶領團隊和群眾一起攻克難關。在多個部門共同努力下,造成延誤的3艘郵輪順利完成出入境通關作業,當天創下了郵輪港單日接待出入境遊客量新高:1.7萬人次。

  “啃硬骨頭” 黨員率先執行

  作為郵輪港服務保障團隊,這裡幾乎涵蓋了郵輪接待服務的所有環節,人多事雜,是矛盾風險多發易發的前沿陣地。特別是在開港運營初期,高端郵輪旅遊服務的先進理念和傳統國企老員工的陳舊觀念不斷碰撞,沒辦法,只能拿黨員先“開刀”。建章立制阻力大,黨員帶頭先執行;獎懲考核矛盾多,黨員帶頭加説服;有些員工能力不足且不思進取,黨員同志就手把手教、時不時盯;有些員工確有實際困難,黨員同志就想方設法為其排憂解難。

  一系列剛柔並舉的措施在實踐中得到應用,一股潤物細無聲的隱形力量漸漸支撐起團隊建設,員工的牢騷少了、理解多了,消極少了、積極多了,一些曾被叫作“難啃的老骨頭”也敞開心扉、端正態度,將身心投入到郵輪港的運營工作中,一大批年輕同志通過班組競賽、技術比武、爭先創優、互訪互學等系列比、學、趕、超的活動載體,激發潛能,發揮優勢,得到晉陞。集體先後獲得了“2016年度全國工人先鋒號”“2016年度上海市青年文明號”“2014年度上海市巾幗文明崗”“全國工人先鋒號”“上海市青年文明號”等殊榮。

  服務遊客 黨員帶頭創新

  自開港以來,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累計接靠國際郵輪1400多艘次,接待出入境遊客達750萬人次,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國際郵輪母港。然而,在“大客流”成為常態的背景下,由於碼頭硬體設施條件較為有限,給郵輪母港的通關服務帶來一定壓力。港口曾一度被吐槽排隊時間長、行李房擁堵等問題。

  陳奇玲、徐紅等黨員提出,郵輪港服務中許多問題的産生是由於船上與客運樓之間的溝通不暢,常常遊客下船了,行李還沒到。有的大郵輪,一艘船上就有4000人,同時下船容易造成擁堵。“我們可以嘗試區域分段,錯時錯峰。”在支部黨員帶頭創新下,港口研究設計了大客流疏導模式。比如,按照入境離港流程,將客運樓分為四大重點區域,根據監控平臺實時觀察各區域內人數變化情況,進行隔斷限流、分級引導,確保各區域內遊客數量均衡。由於做到錯峰離港、登船,並隨時監控調整,去年以來,港口遊客出境通關每分鐘40人,效率提升33%,入境通關每分鐘25人,效率提升25%。

  為更好提升服務品質,支部黨員們事無巨細緊抓不放。黨支部建立全方位立體式服務平臺,推進“標準服務+”,探索人性化服務舉措,在服務管理上形成固化的規定動作和創新的自選動作,如“愛心幫幫拎”、“蛇形排隊法”、“電子化導向”、物品定置化管理、廣播服務升級等。“蛇形排隊法”的點子是黨員宋瑩慧提出的,她用腳步丈量蛇形隊伍的“拐點”長度,畫好圖形,計算面積,為的是讓蛇形排法更為科學,既能充分利用大廳有限的面積,又能讓遊客更為方便,排隊井然有序。郵輪港每天接待近萬人次遊客,經常有遊客遺失物品,如果只是單純設失物招領處,時間長了容易混淆。有黨員提出設標準化的失物招領機制,每個當班人員做好登記工作,詳細到具體的時間、地點、簽名等要素,這一貼心做法受到遊客好評。

  此外,在支部牽頭下,港口與軌交部門合作,在寶楊路輕軌站設立港口指引標誌,並開通短駁車,為遊客提供從家門到艙門一站式服務。軌交部門還在寶楊路輕軌站設立了休息點,方便遊客等待港口短駁車。自開港以來郵輪港便民無償服務碩果纍纍,其中交通情況及旅遊景點諮詢服務4590次,輪椅車服務388人次,失物招領146件,廣播尋人561次,收到遊客11面錦旗、5封感謝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