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政策頻出 銀行業現三大趨勢

2017-07-21 13:03:45|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今年上半年,金融監管部門政策頻出。作為金融領域體量最大的行業,銀行業有哪些新情況、新動向?記者調研發現,賺錢越來越難、資金空轉初步遏制、支持實體動力增強是當前銀行業正在發生的新變化。

  趨勢一:

  息差收窄 中間業務增速放緩

  曾幾何時,銀行被稱為“躺著賺錢”的行業,連續多年兩位數的盈利增長讓銀行賺得盆滿缽滿。然而,這種情形已經一去不返。

  “息差收窄,中間業務收入增長放緩,再加上應對不良貸款需要計提撥備,銀行業保持盈利增長的難度越來越大。”某股份制銀行風險管理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從2014年開始銀行業利潤增速降至個位數。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4933億元,同比增長4.6%。雖然從絕對額看並不小,但與過去兩位數的利潤增速不可同日而語。

  息差和中間業務收入是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目前這兩部分收入都面臨著較大的壓力。

  “當前市場資金利率上行,銀行負債成本上升,但資産重新定價反應比較慢,資産端收益率上行幅度不及負債端成本上升幅度,導致銀行凈息差收窄。”中信銀行公司部副經理王鵬虎表示,當前,實體經濟發展壓力較大,風險可控的高收益投資項目較為匱乏,貸款投向集中在利率收益相對較低的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項目。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商業銀行凈息差水準已由2014年四季度的2.70%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2.03%,目前還存在繼續向下的壓力。

  隨著監管加強,理財業務增速放緩也使得中間業務收入增長受到制約。多位受訪的銀行業人士表示,理財業務是中間業務增收和轉型的重要內容,但在強監管的背景下,理財業務增速有所收縮,或對今年銀行業盈利水準帶來一定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盈利能力是商業銀行抵禦風險的重要保障,盈利減少會對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造成影響。

  趨勢二:

  理財規模下降 同業業務壓縮

  近年來,在實體經濟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大量的銀行資金通過表外理財、非銀部門等渠道,繞開監管規定,對接一些貸款受限、需提取資本金、風險撥備較高的業務。由此,金融領域産生了資金空轉、杠桿過高、期限錯配等風險問題。

  針對這種情況,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政策不斷發力。央行提高市場資金利率,維持資金面“緊平衡”。銀監會密集出臺文件,規範金融機構經營行為,補齊監管漏洞,防止金融市場過度加杠桿。

  強監管的政策效果已開始顯現。截至5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理財産品規模為28.4萬億元,較4月末30萬億元規模有所下降。而2007年到2016年間,我國銀行理財的複合增長率在50%左右。

  多位銀行從業人員表示,從一季度開始,銀行理財規模增速已經開始明顯下滑,4、5月後,各家銀行的同業理財業務規模下滑更為明顯,同業理財和理財的委外投資均已下降數千億元。

  與此同時,5月份同業存單發行規模約1.23萬億元,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記者從多家商業銀行了解到,與前幾年不斷增加同業條線資源分配不同,最近幾個月銀行紛紛壓縮同業業務,有些銀行的同業負債已下降了20%左右。

  國泰君安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表示,在強化金融監管和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背景下,一些銀行開始自覺收縮、停辦有違規嫌疑的業務,監管措施已取得實質性進展,銀行業風險得到有效控制,預計這種局面還會持續,效果將進一步顯現。

  趨勢三:

  優化信貸結構 服務實體經濟

  面對去杠桿、嚴監管的新形勢,商業銀行開始調整資産負債結構,將更多資源留給了對公和零售業務,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動性增強。

  “今年的公司類貸款投放好于同期,一方面由於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另一方面因為近幾年信貸結構一直在做優化調整,産能過剩行業、大宗商品貿易等領域的信貸投放被壓縮,同時基礎設施、新興産業等領域的投放力度加大。”某大型銀行公司部負責人表示。

  今年4月,銀監會發佈《關於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督促銀行業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

  5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達到1.11萬億元,同比多增1264億元,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2.9%;新增社會融資規模1.06萬億元,同比多增3855億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