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出臺精品城區指標體系

2017-07-24 08:51:25|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長寧出臺精品城區指標體系 平均期望壽命高於全市水準1歲以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網絡配圖

  “宏觀”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021年底要達到59家、行業領先企業(內資)不少於60家,“微觀”至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高於全市平均水準1歲以上、入圍米其林星級餐廳和大眾點評必吃榜及攜程美食林榜單餐廳要達30家。記者日前從長寧區政府獲悉,該區將試推加快建設創新驅動、時尚活力、綠色宜居的國際精品城區指標體系。

  52項指標中,涉及社會事業和民生保障17項、經濟發展13項、城區建設管理8項、生態環境6項、人才匯集和服務8項。

  長寧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説,“長寧建國際精品城區追求精緻、精細,既注重微觀層面指標也注重綜合類指標的設置。指標體系的思路是:建高峰、補短板、強特色。”具體而言,建高峰就是對接上海2040城市總體規劃和國際城市先進城區,力求長寧未來的發展都高於全市相關指標的目標值,力爭走在全市前列。比如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高於全市平均水準1歲以上、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從目前的53%上升到60%左右等。對標國際城市先進城區,設置了一批對標國際先進理念的指標,如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數量、綠色出行佔全方式出行比重等。

  補短板是聚焦老百姓的感受度及獲得感,通過了解各方訴求,將意見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作為短板,通過指標體系的引導補好補齊短板。

  強特色是通過設置一批指標進一步打造區域特色,包括境外人士參與社區活動人次、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數量、實現“一照多址”企業數和證照分離事項數等都是基於長寧區境外人士較多、社區文化交流活動豐富,在全市各區唯一具有對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的權限等區域特點和工作特色設置的指標。

  據介紹,指標體系反映城區軟實力及群眾感受度的相對較多,例如區市民綜合服務門戶“零上門”、“一次上門”政府服務事項覆蓋率、境外人士對社區環境及綜合服務的滿意度等。指標體系實施的5年中,將開展中期和末期兩次評估,並隨著發展需要或階段性目標的完成,適時對部分具體指標作出調整和優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