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上海市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落幕

2017-07-24 08:52:55|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讓科普變得有趣 第四屆上海市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落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第四屆“上海市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總決賽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

  腰椎間突出症術後康復方式是“躺”還是“動”?依託中山醫院骨科董健教授團隊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成果,小品、歌舞相結合的《腰突症的“動靜’》通過生活場景、鍛鍊模式的再現,闡述了不同鍛鍊方式對康復的影響,指出了靜臥、走路以鍛鍊腰背部肌肉促進康復的錯誤認識,併為我國4000萬腰突症患者中手術治療者的術後康復明確了正確鍛鍊方式。

  今天下午,第四屆“上海市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總決賽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包括《腰突症的“動靜’》在內的11組參賽作品的數名青年醫護人員在決賽中角逐冠亞,最終,中山醫院憑藉該作品摘得本屆大賽嘉獎。

  上海市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由上海市醫學會主辦,今年適逢上海市醫學會的百年華誕,作為學會百年慶祝活動之一,這場被稱為“上海醫學界科普春晚”的賽事,吸引了來自全市48家醫療衛生機構106部科普作品,多位青年醫務人員參加,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前幾屆不同的是,今年的上海市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特邀了國內幾家知名醫院的科普達人前來傳經送寶,他們新穎的科普形式給上海醫學科普界帶來了一股股新鮮的氣息。

  根據參賽選手上報的科普文章、演講視頻、自薦視頻等材料,經專家初評,共有11組參賽作品最終進入決賽。決賽現場,各參賽隊伍都拿出自己的拿手好戲、獨門技能,通過自己的演講、小品、相聲等等多種形式進行醫學科普的展示。

  “這些青年醫學才俊展現出當今上海市青年醫學科普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較好地體現了上海地區醫學科普的發展水準。”上海市醫學會會長徐建光説,“今後,市醫學會將繼續舉辦“上海市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使之成為上海市醫學會的系列品牌之一。同時,也希望以此為平臺,打造一支服務全市人民健康的強有力的科普隊伍,為健康上海做出更大貢獻。”

  今天,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還舉行了中國醫學科普高峰論壇,中山醫院副院長秦凈表示,普及醫學知識,提高大眾對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保健意識,是公立醫院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大醫治未病”,立足“公益性”本質,醫院將改變單純以疾病為導向的模式,實行疾病早期預防、早期診斷,建立健康導向型疾病預防模式。

  秦凈説,“我們希望將科普做的‘有趣’,不僅僅是受眾覺得實用有趣、喜聞樂見,作為科普知識傳播者,我們的醫務人員應該也能在這類工作中獲取樂趣和職業成就感。”多年來,從漫畫、小説到動畫、微電影,中山醫院的科普作品日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中山科普達人涵蓋醫生、護士、醫技、行政等醫院各個崗位,獲得諸多獎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