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神話創作:回到源頭找新題材

2017-08-02 09:13:44|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文藝家采風歸來話中華創世神話創作:回到源頭找到了新的創作題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從市文聯“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主題創作沙龍活動上獲悉,除“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連環畫繪本系列”的30本連環畫已經全部完成外,木偶劇《創世》有望明年1月與觀眾見面,中華創世神話系列兒童劇三部曲啟動,愛樂樂團駐團作曲家龔天鵬《炎黃曲》創作基本完成,網絡電影《大羿射日》也投入創作。

  近日,上海文藝家赴天水采風團經歷了國家級公祭伏羲大典,實地探訪了有著8000年文明的大地灣文化遺址,以及有著“東方雕塑藝術館”美譽的麥積山石窟遺址,還與當地民俗、神話專家和藝術家深入探討交流。在7月31日的沙龍活動上,采風團成員們圍繞如何解讀“中華魂脈”的精神內涵、挖掘“中華創世神話”的現實意義、推動藝術創作的跨界融合以及下一步的創作設想等進行深入交流探討。

  通過實地采風,“中華創世神話”連環畫作者丁筱芳意識到,他的連環畫《嫦娥奔月》裏,人物的道具、服飾還是有所欠缺。“現在看來還是不夠貼近上古時期。通過采風,在很多具體細節上對我以後的創作幫助很大。”目前, “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連環畫繪本系列”30本連環畫已經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完整推出上架。接下來,丁筱芳等畫家將投入單幅大畫創作中,“我想找一個能讓我感動,可以入畫的題材。我選擇了石開得啟,這也是大禹的故事,適合我的繪畫語言表現,這也是通過采風得來的收穫。”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頂著高溫,張培成最近每天都會去畫室創作大畫作品。在大地灣博物館看到的初民繪畫作品讓他感受很深,“在那裏,我感受到一種從洪荒之初彪悍雄強的氣魄。”張培成正在創作黃帝、蚩尤逐鹿大戰的大畫,他決定要把這種雄強氣魄貫穿于畫面,甚至為此放棄了大畫前打素描稿的習慣。“看了那些人類童年的繪畫,他們肯定沒有素描稿,畫得那麼自信,中國畫寫意畫源頭就在這裡。”

  感於先人的智慧,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汪涌豪在采風途中創作了舊體詩《訪秦安大地灣遺址》,“渺渺大地灣,文明誠可觀。盛冰出信史,仰韶敢輕謾。殷勤蓄百畜,劬勞促田完……”當天晚上,市書協秘書長潘善助將其化為酣暢淋漓的書法作品。汪涌豪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體現出柔性、理性、陰性的特徵,但從上古遺跡中,卻感受到一股強烈的初民的原始生命力,“今天重新發掘神話,就是要恢復初民的生命力,彰顯勇敢無畏的精神,和團結、合作,明朗、開放的情感。”

  “采風讓我們重新找到了源頭。”市文聯主席施大畏雖未能跟隨采風,但他回想過去下生活經歷,深有感觸。一開始,人們還在討論伏羲、女媧什麼樣,當真正走入天水,重新回到文明和創作的源頭,伏羲、女媧的形象已經從26位采風人員的心裏已經滋生出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