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改成效顯著:滬知産法院二審改判零瑕疵

2017-08-08 08:59:5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司改新事物審判成效顯著:上海知産法院兩年審結案件3963件,二審改判發回瑕疵率為零司法保護知識産權,“零瑕疵”!

  面對一起新穎複雜的侵權糾紛案件,法官們付出了極大的精力和心血。最終,一份長達64頁的判決書確認了被告公司的侵權行為,責令其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原告中國銀聯發來感謝信,感謝“上海知産法院依法、公正、高效的裁判,使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有力維護,我們真切感受到法官公正、為民的務實作風。”

  作為司法體制改革催生的新事物,上海知産法院深入推進知識産權審判體制機制改革,為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建設成為亞太地區知識産權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兩年多來,上海知産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産權案件4627件,審結各類案件3963件,二審改判發回瑕疵率、裁定再審率和生效案件改判發回率均為零。知識産權司法審判成效顯著,司法保護知識産權主導作用更加明顯。

  能打硬仗的新隊伍

  淩崧是上海知産法院知産一庭副庭長,該庭主要審理專利權、著作權和反壟斷案件,技術難度大,審判週期長,但是淩崧帶頭主動接下複雜的專利案件,上半年就辦理了87個案件。與一線法官一樣,他也有辦案考核的硬指標。

  知識産權法院的設立,標誌著我國知識産權專業化審判進入新階段。目前,上海知産法院已形成科學合理的知識産權審判隊伍梯隊。截至7月底,上海知産法院有18名法官,平均年齡40.8歲,在知産審判崗位上平均工作年限8年以上,2名博士,15名法學碩士,16名法官助理。兩年多來,這支隊伍涌現出了“國家知識産權庫專家”、“全國辦案標兵”等專家型法官和“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法院十佳青年”等先進人物。

  建院伊始,上海知産法院就按照司法體制改革的要求,建立新型審判權力運行機制。經過兩年多的持續努力,司法責任制得到落實,法官的辦案主體責任及院庭長的審判管理、審判監督責任不斷強化,院庭長辦案已成常態化,而且是院庭長帶頭辦理疑難複雜新型案件。今年上半年,4名院庭長辦案數佔全院案件數的20.5%。

  上海知産法院副院長黎淑蘭介紹,為了培養更專更精的高素質、國際化法官隊伍,院里加強對法官的業務培訓和科技知識培訓,選派部分法官到最高法院以及美德等國進行實地交流和培訓,圍繞審判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加強調研,完成了一批課題成果,發表各類調研文章和案例100余篇。

  能解難題的新機制

  不久前,法官陳瑤瑤接到一起發明專利權屬案件,“原告提交了大量前期實驗記錄,包含大量化學分子式和實驗數據,令人頭疼。”此時,作為法院聘任的技術調查官,上海化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張麗雅出場了。幾天內,她梳理完實驗數據,向合議庭提出的技術審查意見被採納,案件得以及時判決。

  知産案件常常涉及專業內容,技術事實查明難是知識産權案件的最大特點。技術調查官制度,是上海知産法院建立的一項新機制,目的是科學、公正、高效地查清技術事實,破解知識産權“保護難”。上海知産法院技術調查室負責人吳登樓介紹,“涉及技術爭議事實的查明,委託鑒定一般沒有四五個月出不來結果,現在由技術調查官出具技術審查意見,大大提升了案件審判效率,也幫當事人省下鑒定費用。”兩年多來,技術調查官參加的證據保全、現場勘驗、出庭、完成技術諮詢和辦理相關事務400余次。

  像這樣的新制度,在上海知産法院並非孤例。兩年來,一套技術調查、技術諮詢、專家陪審和技術鑒定“四位一體”的多元化技術事實查明制度體系已經形成。上海知産法院還聘請由各技術領域學科帶頭人組成的18名特邀科學技術諮詢專家隊伍,為法官解決疑難技術問題提供諮詢;聘請了18名頂尖專家為特邀知識産權諮詢專家,為上海知産法院的發展提供決策諮詢。

  服務大局的新探索

  作為審判二庭的庭長,陳惠珍法官很忙,可有件事她總是優先安排。2015年6月,“全國審判業務專家陳惠珍法官工作室”在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掛牌成立。至今,她已經趕赴11個園區進行實地調研,參與張江高新區管委會等地舉辦的8場專題講座和大型答疑會,並編寫了典型案例贈送給科創企業。一位創新企業的負責人深有感觸,“這些法律知識正是我們急需的。”

  著眼于服務保障國家戰略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上海知産法院主動作為。為了給科創中心建設保駕護航,上海知産法院出臺了《服務保障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細化推出20項具體措施,大力提升知識産權保護力度。為了回應自貿區建設中的知識産權司法需求,上海知産法院組建自貿區案件專項合議庭,對涉自貿區知識産權民事、行政案件進行集中審理,以“審判團隊專業化、收案範圍典型化、審判管理集約化、審判延伸系統化”促進自貿區國際化、法制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建設。

  建院以來,上海知識産權法院共受理涉外案件761件,佔所有案件的16.4%,案件當事人來自美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不乏跨國公司以及國際品牌的權利人,涉及面較廣、影響較大。上海知産法院堅持平等保護原則,讓中外當事人在每一件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上海知産法院在健全與知識産權相關組織的溝通協調機制,加強與知識産權仲介機構、服務組織、行業協會的溝通方面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形成了專業化、綜合性的知産保護體系。”國際商標協會首席執行官艾迪埃納·桑斯·德·阿賽多在走訪上海知識産權法院後,作出上述評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