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穩中向好 進中提速 進中向好

2017-08-11 09:02:04|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相關分析報告勾勒16個區上半年經濟走勢 穩中向好 進中提速 進中向好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製圖:王晨 金濤 

  2017年上半年上海16個區經濟運行情況如何?各區在聚焦自由貿易試驗區和科創中心兩大國家戰略,落實新發展理念,激發改革創新活力等方面,有哪些亮點?

  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的《2017年上半年上海各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上海各區經濟增長好于預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成效顯現,自貿區、科創中心建設等激發新活力,工業、消費、外貿等實體經濟領域全面回升,創新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正在形成,經濟品質和效益明顯改善。去年下半年以來“穩中有進、進中提速、進中向好”的發展格局進一步鞏固。

  穩中向好:財政收入和招商引資平穩增長

  調研報告顯示,在外部需求回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應顯現和自身創新轉型驅動下,1月—6月,上海各區經濟運行呈現平穩增長態勢。

  財政收入增長平穩。1月—6月16個區中增速超過兩位數的區佔半數。同時,郊區增速普遍達10%以上,好于中心城區,其中松江、金山、奉賢、青浦等區的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分別達30.1%、27.4%、26.1%和25.5%。

  招商引資穩健推進。從外資情況看,今年1月—6月,16個區中長寧、寶山、普陀、虹口、閔行、嘉定和崇明等7個區增速超過20%。從內資情況看,黃浦區1月—5月引進內資註冊資本已超額完成全年目標;長寧、寶山、松江、金山等區工商新增企業註冊資本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正增長。從招商引資規模來看,中小型科技創新企業成為重點,呈現“數量多、成長性高”的特點。

  進中提速:工業消費外貿保持回升態勢

  調研報告顯示,上海各區工業生産持續回暖。隨著去産能、去杠桿、降成本等措施落地生效,供求關係明顯改善,生産持續回升。

  消費市場持續向好。1月—6月,16個區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實現正增長,且有6個區增速超過一季度。總體來看,各區上半年消費市場呈現“三新”特徵:新模式帶活商圈,1月—5月,浦東、長寧、靜安、嘉定等區重點商圈和商業綜合體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5.1%、10.6%、20%和55.3%;新消費催生熱點,靜安區大寧商圈上半年銷售額增幅在中心城區市級商圈中排名第一;新需求引領增長,浦東新區1月—6月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增長24%,寶山區1月—6月實現互聯網零售15.78億元,增長1.0倍。

  外貿回穩態勢良好。受市場需求回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同期基數較低等影響,外貿保持良好增長態勢,1月—5月,寶山、虹口、徐匯、金山等區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速超過20%。從外貿結構看,進出口呈現“雙向上升”,大部分區進口和出口額均實現正增長。

  進中向好:投資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調研報告顯示,上海各區稅收産出中實體經濟比重持續增加。從稅收結構看,伴隨著製造業的進一步回暖向好,工業稅收貢獻持續增加,同時也對衝了房地産相關稅收的下降,保持了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

  固定資産投資結構向基礎設施和製造業傾斜。1月—5月,16個區中有11個區的固定資産投資實現正增長,有6個區增速超過10%。從投資結構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受“補短板”、重大市政項目推進順利等有利因素影響增長較快,工業投資則出現分化。

  創新成為製造業增長的主要動力。1月—6月,浦東新區戰略性新興産業實現産值1831億元,同比增9.6%,佔全市比重提高到38.5%;嘉定區積體電路及物聯網、新能源汽車與汽車智慧化、智慧製造及機器人産業均實現兩位數快速增長。

  現代服務業支撐作用明顯。1月—5月,黃浦、長寧、靜安、普陀、虹口、楊浦等區的現代服務業對稅收的貢獻穩步提高。同時,各區服務業進一步向高端延伸,服務經濟新領域潛力逐步顯現。1月—5月,徐匯區文化服務業和科研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3.8%和17.8%;崇明生態島“節旅結合”“體旅結合”效應顯現,上半年累計接待遊客人數305.7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5.34億元。

  深化改革:制度創新集聚資源釋放活力

  調研報告顯示,今年以來,上海積極推動自貿區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橋頭堡作用。浦東新區設立“一帶一路”技術貿易措施企業服務中心,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上海的雙向投資顯著加強,1月—5月,“一帶一路”沿線16個國家在自貿區內投資新設企業62個,涉及實到外資1.75億美元。

  針對重點産業和重點項目,實施更加精準的貿易便利化舉措。浦東新區推動積體電路産業全産業鏈保稅監管模式的制度創新,寶山區聚焦郵輪經濟,在上游,攜手中船集團共建郵輪配套産業園,推動大型豪華郵輪“中國製造”,在中游,吸引300億全國首支郵輪産業基金落戶,在下游,加快形成境外郵輪供船常態化操作模式。

  同時,各區優化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加快集聚科技創新資源,著力釋放創新活力。浦東新區正加快張江科學城建設,虹口區與科技部、市科委、市人社局等合作共建的綠色技術銀行、國際創新港、國際人才港等項目正在積極推進。

  松江區、金山區將服務科創中心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相結合,分別推進開放型科創要素對接服務平臺和長三角科技城建設。靜安區聚焦市北園區,重點發展以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信息服務業,打造培育眾創空間品牌20家、空間載體32處,總面積5.3萬平方米。

  專家建言:針對突出問題精準施策

  調研報告指出,當前,各區經濟仍處於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和創新轉型的關鍵階段,自身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實體經濟的持續回升依然面臨挑戰。

  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建議,針對突出問題精準施策,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各區要加強安商留商工作,密切企業跟蹤服務;加大招商力度,提升入駐企業産出效益,進一步降低樓宇空置率,擴大重點商務樓宇租稅聯動政策覆蓋面,提高重點樓宇稅收落地率;加快落實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營造更開放透明的投資環境。

  專家建議,各區要進一步優化創新佈局,推動創新鏈互補聯動,全面推進科創中心建設。通過市級統籌、規劃引領等方式優化重點區域要素供給,高品質推進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楊浦區國家“雙創基地”、松江G60科創走廊、閔行區上海南部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嘉定區自主創新産業化示範區等重大創新承載區建設,發揮重點功能性平臺效應,推動重點産業化項目落地,形成較強的産業影響力和區域輻射力。支持製造業技術創新,聚焦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點領域、重點基礎技術瓶頸,在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領域佈局重大科技專項,通過産業聯盟、産學研聯盟、共性技術平臺等方式開展聯合攻關。

  專家還建議,各區要狠抓實體經濟投資項目,增強發展後勁。優化投資審批服務,著力提高工業用地使用效率。不斷完善産業政策服務體系。加快制定總部經濟、“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時尚創意、大數據、雲計算等政策細則,切實推進重點産業政策落地,引導重點産業集聚發展。創新政府資金支持方式,設立政府性製造業産業投資基金,撬動社會資本加大對製造業重點領域的投入。切實推進人才政策和産業政策有機銜接,實現政策精準服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