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衛星工程中心:北斗首發星逾七成是新技術

2017-08-15 09:15:52|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機制改革激發創新力,26個月發射13顆衛星具“開創性”北斗首發星逾七成是新技術

  今年是我國北斗三號全球導航衛星建設的關鍵年,這些天,負責衛星研製的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進入緊張的“備戰”階段。這支團隊儘管年輕,平均年齡僅31歲,卻與暗物質衛星、量子衛星、天宮二號伴隨衛星以及二氧化碳監測衛星等一個個航天領域的響亮名字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2014年8月,中科院著手研究所分類改革試點工作。去年12月,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在中科院率先行動首批研究所分類改革驗收中唯一全票通過且排名第一。這次改革持續了26個月,期間發射了13顆衛星,佔中心成立14年發射衛星總數的68%。

  分類考核績效,激勵實實在在

  “過去,幾年才做一顆衛星。未來,要滿足一年研發和批産30顆以上衛星的需求,內部的組織架構已不適應。”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主任于英傑説。過去如果接到研發衛星的重大任務,只能臨時調配人手組成一支“機動部隊”,往往感覺力量不足。現在設置了通信衛星、遙感衛星和科學衛星3個總體部,使得各類衛星都有了“歸宿”,一改以往臨時搭建“草臺班子”的尷尬,就算遇到“攻堅戰”,也能隨時組成一支有戰鬥力的隊伍。

  “這次改革的一大亮點,就是分類績效考核。”于英傑介紹,過去整個中心是一個考核體系,不同的崗位都是一個考核標準。現在按照任務的不同,以重大成果産出為導向,實行分層分類考評體系。跑項目的,關鍵看中了多少標拿了多少任務;做新技術的,則可以沉下心來做研究,以3年為一個考核週期。

  為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中心施行末位淘汰。兩年來,有的員工績效成績不高,或者選擇離開,或者流動到其他更合適的崗位。這種並非走過場,而是“真刀真槍”的改革,在這支以年輕人為主的隊伍中,成了實實在在的激勵。

  想別人不敢想,評委為設計吃驚

  有了一個好的機制,最終激發的是創新力——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曾做。

  在競標暗物質衛星時,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讓評委們都大吃一驚——設計團隊提出的是以載荷為中心的設計理念。要知道,多年來,我國衛星研發都是以平臺為中心。打個比方,原來以“車”為中心,運載的“貨物”要遷就“車”,如果“貨物”尺寸太大,或分量太重,就只能改。因此,往往造成“車”比“貨物”重得多,發射一次衛星實際搭載不了很多東西。

  這次,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提出的是根據“貨物”來做“車”,也就是為載荷量身定做平臺。這一設計顛覆的不僅僅是重量比例問題,更是設計理念的改變。以載荷為中心,結構是個挑戰,能否經受力學振動試驗更是一道坎。這支團隊無懼困難,不僅優化了結構,僅框架面板結構一項,就減重30%,使得載荷更加緊湊,還處理好了平臺振動的風險。最後,整顆衛星重1.8噸,其中載荷1.4噸,平臺只有450公斤,完全顛覆了過去衛星的載荷與平臺比例。暗物質衛星首席科學家常進為此感慨地説,丁肇中先生在國際空間站領銜的阿爾法磁譜儀實驗,儀器重達7.5噸,花費了20億美元,而中國的暗物質衛星用了不到5億人民幣,功能差不多,但解析度更高,可觀察的譜段也更多。

  “這幾年,中心發射的衛星都是開創性的工作。”北斗全球導航衛星首發星的整星重量只有800多公斤,功能密度的提高大大提升了衛星的可靠性。在這個“瘦身”過程中,整顆星採用的新技術佔比超過70%,而航天領域有條不成文的規定,一般衛星上採用新技術的比例不會超過30%。

  去年8月,量子衛星搭載的稀薄大氣科學實驗衛星,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在100公里—150公里軌道的飛行,這是迄今運行軌道高度最低的人造衛星。以往,這個高度由於阻力大外熱流大,“飛機上不去、衛星下不來”,小衛星中心的設計團隊勇敢拋棄了傳統衛星的構型,採用“流線型”設計,原本計劃衛星繞地球飛3圈就算大功告成,沒想到飛了60多圈,獲取了珍貴的全球稀薄大氣密度分佈數據。

  領先創新研究,兩顆衛星又將立項

  2015年底,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研發了一顆重僅2公斤的立方星,用來採集全球民航、船舶和北極航道信息,當時用的推進器是從瑞典進口的。兩名工作不久的年輕人琢磨著,能否用上我們自己的推進器?僅用了一年多時間,他們就交出了“答卷”。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一技傍身的他們如果跳槽到互聯網和通信行業去,收入可以提高兩三倍,但他們卻一直堅守在航天科研崗位上。

  自從去年10月接到北斗三號導航衛星的任務,導航團隊至今只休息了3天。不覺得苦和累嗎?這些年輕人的回答卻是,“將來可以自豪地對孩子説,你們用的北斗導航,我也參與了!”

  作為我國衛星技術創新研究的先鋒隊和科學衛星的主力軍,在暗物質衛星和量子衛星的基礎上,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將承擔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即將立項的“愛因斯坦探針(EP)”和“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兩顆空間科學衛星的研製任務。同時,還有兩個重大國際合作空間科學衛星計劃:中法天文衛星(SVOM)和中歐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正在實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