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7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閉幕,以“思想價值、文化追求”樹起風向標 品質閱讀,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共鳴
左圖:2017上海書展昨天閉幕,讀者湯知(左)、王慧慧夫婦獲榮譽讀者證書。本報記者葉辰亮攝
8月22日晚九點,最後一對讀者王慧慧與湯知惜別書展。夾道歡送他們的,有出版人、志願者、活動的相關負責人。讀者、好書、來年書展的邀請函,上海書展落幕之時已啟動了新的期待。
經歷七天七夜、包含高溫與暴雨的日子後,2017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閉幕。沒有繁文縟節,只有愛書人與書展的彼此滋養。數字可以作證———書展一週的入場人次平均比去年增長10%,最高單日漲幅為18%;圖書整體銷量上升15%左右;快遞業務比去年增加約25%,遠距離的投遞單上寫著“新疆”“內蒙古”。
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潘凱雄幾乎從不缺席上海書展。年復一年,他有個始終認定、並在今年更為強烈的感知:“上海書展是把讀者、作者、出版社三方聯結最緊密的書展。在同一個平臺上,讀者以極高的熱情前來邂逅好書;作者跨過私人的寫作天地來見一見他們的讀者;出版社有意識地把重點産品、拳頭出版物‘憋’在此時此地首發。”當講究“價值、品質、文化追求”的讀者、作者、出版社相互成就,上海書展的魅力就在於此吧———它構建著閱讀最初的關係,也確認了讀書長久的、健康的生命線。
七天有時,讀書無涯。上海書展,正以有形的閱讀推廣,化入無限的書香浸染。
主題書濃墨重彩繪就“砥礪奮進的五年”
今年的書展,最受矚目的莫過於一系列彰顯中國故事、中國形象、中國自信的主題圖書。借用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的話來説,為營造催人奮進的書香氛圍,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與讀者一起回望‘砥礪奮進的五年’,是上海書展最光榮的使命”。
書展主會場序館、中央大廳、友誼會堂裏分別記錄著這些高光時刻:8月16日上午一開展,序館裏書寫“砥礪奮進的五年”幾個大字的書本雕塑,是不少讀者在館內拍下的第一張照片;目前已出版的21個語種、24個版本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首度集結陳列,佈滿了一整面墻;同一天上午十點,《習近平講故事》的誦讀會在友誼會堂舉行,分享者讀得入情,讀者聽得入味;8月18日中午,《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全國發行首日,第一批書本從北京空運至上海書展現場,被爭購一空;
8月20日下午,又一批《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擺上了書展主會場、全市的新華書店。把這些主題書第一時間推介給讀者,表明瞭上海書展的價值導向。
讀者顯然受到了強大的精神感召。截至昨天中午,售價800余元的八卷本“勝利叢書”,也在書展現場售出了近百套。而作為2017年上半年上海文化創作最突出的亮點之一,《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連環畫系列繪本不僅在書展上廣受讀者歡迎,還引起了歐洲出版社的強烈興趣,該系列的文學故事英文版將於明年4月上市。
內容風向標:大部頭、“智識”閱讀從書海裏脫穎而出
出版業流傳著這樣一種説法:凡剛進出版社的年輕人,都會被派到上海書展現場站臺。不為別的,只為感受一下人來人往,鼓舞那些在互聯網時代依舊為紙質閱讀而跳動的初心。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長王為松説得更為感性:“一年又一年,人潮越來越稠密,讀者越來越年輕。別説剛入行的年輕人備受鼓舞,我從業幾十年,依舊會因為眼前的景象而為實體閱讀、為紙質出版,澎湃不已。”引領有態度、有品質的閱讀,是上海書展不變的追求;而崇尚學術導向、價值導向、原創導向,則是出版社應堅守的文化擔當。“書展是屬於愛書人的精神盛宴,而提供什麼樣的精神食糧,則體現著上海在學術文化出版領域的高度。”
今年的上海書展,近千名作家、學者、知名人士共奉獻了950余場閱讀活動。其中,以“經典傳承與文化自信———傳統裏的詩與遠方”為主題的書香中國閱讀論壇,“書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系列講座,中國實體書店創新發展年會,世紀中國論壇,上海科協大講壇和中國學術出版“走出去”論壇等一批閱讀文化活動成功舉辦,使得書展的精品品牌效應越發彰顯。
銷售單上,《五百年來王陽明》超1000冊,《詩書中華》超1000冊,徐中玉主編的《中國經典詩文之美》近600冊,《大辭海》第六版典藏本170多套,3800元/套的《上海城市地圖集成》近60套……大部頭、“智識”閱讀從茫茫書海裏脫穎而出,這既是上海書展連年提倡“品質閱讀”的最佳回饋,也再一次印證了書展對於普通讀者的存在意義———逛書展,不止于買書,更在於邂逅更遼闊的生活,探索更深刻的世界。
這還是潘凱雄給上海書展投出讚賞票的最重要原因———有思考、負責任的出版社該引領讀者去往何方,站在中國現代出版業原點的上海書展又該倡導怎樣的閱讀氛圍———這些互聯網時代拋給品質閱讀的問題,在上海書展,都能找到紮實的回答。
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