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胎換骨老城廂 不拘一格新天地

2017-08-29 10:13:44|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閱讀上海100勝 57 | 錦繡天地 脫胎換骨老城廂 不拘一格新天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説:錦繡天地 脫胎換骨老城廂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劉歆 攝

  錦繡天地名片

  新天地,都市旅遊景點,上海地標之一。上世紀90年代末,新天地以石庫門建築為基礎,在舊區改造中首次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開發區域商業經營功能,發展餐飲、購物、演藝等休閒娛樂産業,以及高端服務業。目前,廣義的新天地區域範圍涉及淮海路、淡水路、復興中路、濟南路沿線。

  因為舊區改造,在一片二級舊裏之上誕生的上海新天地,名動天下。

  馬當路328弄,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西成社區,七旬老人張德培曾在這裡住了幾十年,如今家搬到了浦東,可也會常回來看看。畢竟,他是新天地的“老土地”。

  在他的印象裏,2001年正式開放後,16年來,新天地在不停地長大,不只是區域面積,更有精氣神,越來越多的遊客,越來越高的樓宇,越來越繁榮的景象。如果要用一句話為新天地畫像,那就是:煥然一新老城廂,錦繡前程新天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説:錦繡天地 脫胎換骨老城廂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劉歆 攝

  繁榮 | 前程萬里

  地處老城廂,二級舊裏,七十二家房客,拎馬桶,一家三代擠在不過十來個平方米的蝸居裏——這是新天地的“過去時”。

  如今,走進新天地,從太倉路北裏到自忠路南裏,絡繹不絕的遊客,散發著石庫門建築氣息的餐廳、商鋪,短短幾百米區域內,暑期旅遊高峰日均客流近10萬人次。

  緊鄰北裏南裏,是新天地企業天地,這裡是高端服務業總部經濟集聚區,國際著名品牌雲集。

  2000年左右,以新天地北裏南裏為核心的太平橋區域,還只是淮海路商業街的一片休閒區。當時,整個太平橋集聚區西起馬當路、東至西藏南路、北達太倉路、南抵合肥路肇周路,佔地52公頃,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30萬平方米。歷史積澱,不可辜負,發展機遇,不可錯失。

  截至2005年上半年,太平橋集聚區已經建成的商業、商務區域,涉及建築面積35070平方米的新天地南裏,建築面積19100平方米的北裏,以及建築面積共77830平方米的企業天地。

  而時至今日,新天地的高端現代服務業拿出了真金白銀證明此間繁榮。一組稅收數據是:2011年,企業天地1號樓稅收21.82億元,2012年23.84億元,2013年24.4億元。此後,伴隨3號樓、5號樓啟用,稅收持續突破20億元。發展,從未止步,新天地還在不斷“長大”,一路向東拓展,據説計劃開發的西藏南路地塊,將繼續高端服務業。

  去年11月,黃浦區政府發佈加快高端服務業發展系列目標。黃浦區區長杲雲説,在中心城區,高端服務業的鮮明特徵是:附加值、開放程度、信息化水準高;集聚輻射、資源配置、創新發展能力強;資本、知識、人才密集,這些也是衡量國際化大都市中心城區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水準的重要標誌。2020年,黃浦區要成為高端服務業發展的標杆——高端服務業佔區域經濟比重達到80%左右,稅收超億元樓宇數量達到70幢以上;涉外經濟佔區域經濟比重不低於40%,經認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貿易型總部數量力爭達到70家;新增各類重點金融機構300家以上,金融服務業增加值佔全市比重達到20%左右,建成上海國際貿易中心核心功能區和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標誌性區域。

  未來,高端服務業在中心城區可以呈現的新景象,走進新天地企業天地,便可見一斑。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圖説:錦繡天地 脫胎換骨老城廂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劉歆 攝

  安全 | 不留死角

  有一段時間,沿馬當路,從北裏到南裏的人行道上,一到週六,就會有一個跳蚤市場,新天地沿線商家拿出別致的舊貨,招徠遊客,買賣興隆,倒也熱鬧得很。

  可是,市民有疑問,這樣佔用人行道,在大客流集中的新天地,安全嗎,合法嗎?淮海中路街道和新天地管委會的答覆是:不能為了買賣興隆就犧牲了安全,人行道更不能隨意佔用,所有商家都必須守法經營,跳蚤市場,撤銷。

  不只跳蚤市場,新天地的公共秩序,面臨諸多挑戰。畢竟,這裡大型活動多、大客流風險高,從新年倒計時、上海旅遊節、春夏時裝周,到重大節日——五一、十一、聖誕,都易引發大客流,安全風險高。

  目前,新天地南裏北裏平日每天遊客達3萬-5萬人,雙休日可達6萬-8萬人,重大節假日、大型活動期間可達10萬-12萬人,去年聖誕節突破15萬人。新天地夜間更是大客流不斷,吊模斬客、黑車拉客、賣煙賣花等時有發生,安全管控任務重、難度大;露天酒吧、餐飲生意流量大,特別是夏天北裏廣場幾乎天天爆滿,食品安全風險高、衛生監督任務重。

  面對種種安全隱患,新天地的管理更要章法明確。新天地管委會主任由副區長兼任,成員單位涉及區機關公安、城管、市容、宣傳、外辦、市場等20余個條線部門,修訂新天地地區管理辦法,細化新天地地區管理標準。

  今天,從店招店牌規範到各項活動報備程式,從道路保潔標準、暴露垃圾處理到各類公共設施維護,無不標準規範。在新天地區域的企業,具體到每個安全管理責任人,都須知曉每個時間點做什麼,做到什麼標準;新天地管理辦、城管、市容、市場監管,都須明確以什麼樣的標準督查考評,及時發現短板,糾正瑕疵。

  無死角監管,目標是——讓新天地成為最安全、最有序的城市地標。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圖説:錦繡天地 脫胎換骨老城廂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劉歆 攝

  融合 | 光耀門楣

  這個暑假,新天地企業天地迎來了一群參加“淮海+”夏令營的孩子。50名孩子來自轄區困難家庭和熱心公益的志願者家庭,他們參觀了曙光醫院中草藥基地、軌交博物館、瑞金賓館優秀歷史建築、歌詩達郵輪,還體驗了軍營生活。為夏令營提供資源服務的,是“淮海+”區域化和兩新組織黨建單位。

  舊區改造之後,新天地迎來的,不僅是區域環境面貌、商業形態的升級,更在於社會治理結構的變遷。二元結構,是新天地周邊最顯著的區域特徵;在這裡,高樓大廈與二級舊裏並存,新群體新階層與老土地老居民同在。面對二元結構,基層黨建如何既凝聚新階層、新群體,又服務老社區老居民?創新社會治理,“淮海+”,申城社區黨建新品牌,應運而生。

  去年4月,在新天地企業天地,“淮海+”服務站開張了。時尚樓宇裏,“淮海+”的logo格外鮮明——主體是石庫門和紅色飄帶,還有一個“+”號。石庫門是淮海中路街道的典型民居,門柱大寫的H,恰好是“淮海”的中文拼音首字母;淮海中路街道是“一大”會址所在地,紅色飄帶代表紅色基因。

  作為社區黨建新品牌,“淮海+”有兩層含義——第一層諧音“淮海家”,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這裡都是幸福溫馨的大家庭;第二層是加法的“+”,寓意互聯網時代,社區黨建服務內容、服務能力、服務對象……不斷疊加,有創意有創造,更有生機和活力。

  為樓宇白領,“淮海+”推動解決午餐難題,提供午間課堂,豐富文化生活,迄今近三萬人次參與互動。同時,誕生在樓宇的“淮海+”,也在向老社區延伸。1年來,“淮海+”運用互聯網思維,依託黨建引領,激活從樓宇到社區的自治活力,既服務新階層新群體,也服務老社區老居民,解決難題提升品質,幸福淮海大家庭。

  作為“老土地”,張德培親歷了新天地的諸多變化。去年11月16日,選舉日,上海市區、鄉鎮人大代表換屆選舉同步進行,逾千萬選民將直接選舉産生4249名新一屆區人大代表和8210名鄉鎮人大代表,一大早,選民張德培從浦東家中趕到戶籍地淮海中路街道西成社區投票站參與投票。

  回望近20年的變化,他很認同,比鄰舉世聞名的中共一大會址,這20年的發展,新天地,光耀門楣。(新民晚報記者 姚麗萍)

  導覽

  新天地北裏、南裏

  交通:軌交1號線黃陂南路站、公交隧道8線太倉路重慶南路站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