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醫院掐表救命 開闢“救心高速路”

2017-08-31 13:40:17|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簡化醫療流程,消除科室溝壑,上海多家醫院建起或升級“胸痛中心”,將搶救時間壓縮到極致———掐表救命,開闢“救心高速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瑞金醫院給每個被鑒別為需馬上接受診治的胸痛病人配置了電子手環。在瑞金醫院胸痛中心,每個救治環節精準計時。爾誼攝

  8月15日淩晨4時許,吳先生感覺胸口一陣疼痛,吃了速效救心丸,沒緩解,早上7點38分,他到達瑞金醫院急診。因為是胸痛,預檢護士讓他直接前往“胸痛中心”。7點48分完成心電圖檢查顯示:急性前間壁心肌梗塞;馬上完善急診用藥、做好轉運準備,8點10分他被送往導管室接受急診手術。

  從吳先生的“首次醫療接觸”,到成功開通血管,不到一小時,如此高效得益於瑞金醫院胸痛中心的這條“救心高速路”,科室溝壑的消除,醫療流程的簡化,為搶救生命贏得時間。若按傳統急診流程,這過程要三四個小時。

  搶救急性心梗等心源性突發疾病,搶時間就是搶生命。在上海,多家醫院已建起或升級“胸痛中心”。記者日前探訪已運行一個月的瑞金醫院“胸痛中心”,看“救心高速路”如何真正跑起來。

  患者佩戴電子手環,每個救治環節精準計時

  掐表救命,這不是説著玩的,瑞金醫院真這麼幹了。在這家醫院的急診,CT室、導管室、搶救室、心電圖室等胸痛中心可能涉及的救治場所、關鍵節點已被悄然安裝了一個個時間發射器。這些場所的各類時鐘、診療設備還內置系統時間,並與各類醫療文書系統記錄時間高度統一。

  這套服務於胸痛中心的系統名為“統一時鐘管理”。“胸痛中心對時間管理的要求非常高,在這裡,每個就診環節都高度信息化,每個救治步驟都有精確計時。”瑞金醫院急診部主任高衛益説。

  與之配套,醫院給每個被鑒別為需馬上接受診治的胸痛病人配置了電子手環,確保患者到任何診療單元都能自動精準抓取時間點,便於管理人員及時掌握相關流程的執行情況。

  抵達醫院10分鐘內完成心電圖檢查,半小時內基本化驗結果全部呈現……這是瑞金醫院胸痛中心對相關診療環節的時間要求。這條以患者為中心的救治之路,就是要一再壓縮從“患者抵達醫院之門”到“獲得有效治療”的時間,打造一條真正的“救心高速路”。

  不必要中間環節壓縮再壓縮

  為何獨獨對胸痛開闢如此“綠色通道”?因為它真會在短時間內要命。

  瑞金醫院急診科主任毛恩強告訴記者,作為臨床常見症狀,造成急性胸痛的原因很多、很複雜。部分患者臨床表現為非常嚴重的胸痛,但預後可能較好。但也有約30%的胸痛患者是突發急性心梗,發病初期90分鐘被視為救治“黃金時間”,錯過了就意味著致死或致殘。

  因此,對突發急性胸痛患者,快速識別、及時治療,很關鍵。

  在我國各大醫院急診普遍遭遇“急診不急”、急診資源被非急診患者大量佔用的現狀下,如何甄別出真正需要急救的胸痛患者,考驗著醫院。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告訴記者,成立胸痛中心,就是希望通過簡化醫療流程,把常見臨床表現為胸悶、胸痛的高危致死性病種,比如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等,通過綠色通道,採用快速檢查手段篩查出來,為搶救生命贏得時間。

  這背後,需要人員培訓支持。瑞金醫院對急診相關人員開展了全面培訓。快速識別病人後的快速處理,又需要各環節無縫對接。陳爾真告訴記者,如今這條“救心高速路”看似順理成章,背後並不簡單,這是急診整合資源、消除溝壑的一次大跨越,是以急診科、心臟內科為主,心臟外科、呼吸科、胸外科、放射科、檢驗科等科室共同參與的對急性心血管疾病整合診療模式的嘗試。

  打通部門關節後,有沒有可能把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壓縮、再壓縮些?瑞金醫院胸痛中心還確立了“先診療、後付費”的急救綠色通道原則。患者到達急診後可繞過掛號、繳費、候診等,直接進入胸痛中心進行快速診治,待得到妥當醫療處置後,再去補辦掛號、繳費等手續。

  院內時間壓縮到極致,“院前”成未來重點

  運行一月間,已有54位病人走上瑞金醫院這條“救心高速路”,7位急性心梗病人直接經由它進入導管室,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

  總結已有實踐,醫生認為,當院內救治時間被壓縮到極致,個例甚至達到5至10分鐘,抵達醫院前的急救時間還有大幅度壓縮的空間。近些年,設在上海大醫院裏的一座座胸痛中心,也致力於探索、加強與急救中心的協作,在專家看來,未來胸痛中心發展的重點之一就在“院前”這段時間。

  瑞金醫院胸痛中心的建設中,就聯合了上海市急救中心、基層醫院及社區,形成區域協同醫療救治體系,提高基層對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能力、提高公眾對危險胸痛的認知與識別力。據心血管專科醫生介紹,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延誤最佳治療時間多發生在院前,比如患者發病後自行吃藥。

  也有專家提出升級區域急救網絡、機構聯動的設想。比如,若充分利用遠程醫療和交通系統,就可計算救護車至目的醫院最暢通、便捷的路線,120人員在救護車上就可與醫院醫生溝通信息。

  隨著系統完善、急救藥品升級、流程優化,“救心高速路”會越跑越快,這也意味著它將為更多患者爭取到更多生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