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滬講述故宮裏的匠人故事
圖説:中國家博會大講堂現場。來源:張鈺蕓 攝影
紅墻黃瓦的紫禁城裏,1684490件文物默默講述著歷史。如何讓這些文物活起來,以多種方式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今天下午,第40屆中國家博會20華誕首場活動——中國家博會大講堂在滬舉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作為主講人,用一個個故宮裏的匠人故事,講述古代的匠人匠心和新時代對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創新。
好的博物館是讓文物活起來
“過去説起故宮博物院,我們經常驕傲地説一些‘世界之最’,比如這是世界最大規模的木結構建築群,這是世界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這裡面收藏著世界最豐富的文物藏品,也是世界觀眾來訪量最多的一座博物館。但是這些‘世界之最’是最重要的嗎?其實不是。”
單霽翔坦言,故宮的館舍確實大,但70%的區域都豎著“非開放區”的牌子。藏品多,但99%的藏品都沉睡在庫房裏。觀眾也多,但大部分的觀眾從前門走到後門,只知道去看皇帝的寶座。
怎樣才能是一個好的博物館?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博物館的文化資源給社會貢獻了什麼。只有讓收藏在紫禁城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的大地上;讓收藏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才能讓人們重新認識文物的價值。
用匠人精神修復故宮館藏
“沒想到我退休後的最後一個崗位,是在北京最大的四合院‘看門’,但這裡是一個集聚工匠精神的地方。” 儘管單霽翔調侃自己只是一個“守門人”,但他卻帶領故宮人以工匠精神做著每一件改變故宮的工作。
32個售票窗口一字排開,讓每一個觀眾都能在3分內買到票。在故宮內外增加了上萬把座椅,讓每一個觀眾可以有尊嚴地休息。增加300余個指示牌,開放古城墻,清理135個臨時建築,用VR展示古建築的建設過程,將每天的參展人數控制在8萬人左右……這些點點滴滴的改變都是為了提升觀展體驗,再現藍天綠地紅墻黃瓦的紫禁城。而在展品方面,故宮瑰寶也更需要工匠精神讓它們再放光彩。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故宮文物修復師成為“網紅”,而在故宮整體保護修繕工程的背後,正是工匠精神的極致。“我們在進行乾隆花園研究性保護項目的時候,曾經修復過一個室內的江南戲臺,這間屋子的墻壁和屋頂上都裱著整幅大師畫作,其中裱畫所用的材料來自安徽山裏的一種植物。為此專家們趕到山裏尋找這個植物,和當地的技藝傳承人一起試驗了幾百次,才還原出來。如今,畫作重新裱上了,觀眾是看不到這些努力的,但這就是工匠精神。”單霽翔説,中國的工匠精神就是一本良心賬,如果200年後我們的後人再要修復這幅畫,他看到的還是當年的材料,而我們今日的所作所為,就是為未來的時代保留今天的全部信息,把完整壯美的故宮交給下一個600年。
從匠人、匠心到工匠精神
“過去的匠人是做物質生産的,他們身懷絕技,作品精美。而在其作品中所含有的文化內涵,就是一種匠心。到了今天,我們説工匠精神,就是要用工匠的作品和技術,引導社會大眾的價值觀。” 單霽翔認為,從工匠到匠心,再到工匠精神,體現的是時代的進步。
他説:“新時代中國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創新,要和不斷變化的文化需求所接軌,要研究自己所擁有的資源,以高品質的産品,良心的競爭來迎接市場。誰的作品更有文化,更能提升人們的品質生活。這是中國家博會應該展示的精神,也是我對當代匠人精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