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無價 滬上國賓館走向大眾

2017-09-18 09:29:38|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除了精緻美食,建築更是“無價之寶” 滬上國賓館走向大眾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瑞金賓館馬利斯別墅內景。 (資料) 

  國賓館是賓館界的特殊存在,改革開放以後,國賓館逐步向大眾敞開大門。近年來,東湖集團通過舉辦美食節,將麾下的西郊賓館、東郊賓館、虹橋迎賓館等6座國賓館統一“打包”,並作為“上海旅遊節”的亮點之一,面向大眾提供優惠版的國宴菜肴和其它美食,讓更多市民得以走進國賓館。

  

  國賓館的寶藏不僅僅是美食,這裡還有不少人文歷史價值豐富的老建築。

  百歲別墅魅力依舊

  瑞金賓館最古老的建築是瑞金賓館1號樓(名人公館),擁有紅磚清水墻、白石貼面立柱、屋頂並排煙囪的風貌,是一座典型的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磚木結構三層住宅。俯瞰時,整棟建築呈“L”型排列,坐落在綠草如茵的大花園中。這棟別墅建於1917年,今年恰滿百歲,是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和上海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

  這棟別墅第一任所有者是英國富商亨利·馬利斯。雖經歷多次裝修,但大到屋外下水管道、防腐蝕的櫸木護墻板,小到門鎖均保留了近百年的歷史風貌。因房屋原有品質好,工作人員平時只需做簡單維護。地面鋪裝的棋盤格形黑白條大理石地磚由於年代久遠,已有些許磨痕。“曾有酒店業內人士來考察,建議我們更換地磚。”瑞金賓館相關負責人説,“這一提議被我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建造一棟高大上的樓房很容易,但歷史文物破壞了很難再復原。”

  1號樓曾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共華東局的首腦機關。新中國成立後,上海第一任市長陳毅也在這裡居住和辦公。

  “怪屋”充滿自然之趣

  西郊賓館藏著一棟設計精巧、技藝高超的老建築4號樓,它建於1948年,但在1989年就入選上海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以40歲“壯齡”入選是何原因?原因就在於,4號樓是效倣美國有機建築的代表——流水別墅而設計,在國內獨一無二。美國流水別墅是美國近代建築史上的經典之作,由現代主義建築設計四大師之一萊特設計,別墅坐落在溪流上游,生活空間靠幾層平臺淩空于溪水之上,結構出挑且施工難度極大。

  效倣美國流水別墅,4號樓毗鄰西郊自然水系,巧妙利用地形,將別墅建在前後起伏的坡地上。因此,表面看是棟平房,其實是棟二層小樓:下層為半地下室的餐廳、廚房,上層中部是客廳,南面挑出陽臺,西側為起居室。門前的水系,彎彎地竟通到了起居室,起居室還採用大型鋼結構的玻璃幕墻,採光充足。坐在室內,不僅可以看到滿天星斗,還可以欣賞淙淙流水。這棟建築雖然是效倣,但整棟建築在建造過程只參照了原主人從國外帶來的現代派建築的雜誌照片,連結構圖都沒有,由此可見當年中國建築師已經擁有較高的設計水準。

  因造型別致,這幢建築一直被稱作“怪屋”。西郊賓館有關人員説,“這間屋子還有一段小插曲。”曾有客人表示“怪屋”很“怪”,夜深人靜之時就會有“劈裏啪啦”的響聲:“工作人員檢查後發現,那是屋內竹子熱脹冷縮發出的聲音,充滿了自然之趣。”

  從衝突走向和諧

  素來幽靜的東郊賓館,作為上海新建的最大規模花園式國賓館之一,佔地面積達到1000畝,綠化覆蓋率達到80%,古樹名木共計98棵,黑天鵝、野鴨浮于湖面之上,堪稱一座賞心悅目的大公園。

  東郊賓館在2006年落成,設計師選用了唐代建築元素,在屋頂採用傳統四坡屋頂形式錶現出唐風神韻,同時結合需求增加了避雷設施。以南樓為例,古代以木石為主的挑檐和大瓦,用鋁板等現代建築材料進行替換,在防雨疏水的功能上,增加了觀賞性,整體顯得質感輕盈。外墻一改過去的磚木結構,用花崗岩幕墻與大面積玻璃進行替代,並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搭配,從而協調傳統與現代兩種不同建築風格。

  傳統古建築的採光和透風較差,室內裝飾比較樸素,和具有經營和服務功能的賓館需求不符合。設計師就從傳統的建築中提取典型元素,比如象徵福瑞吉祥的祥雲、銅錢和蝙蝠等形象,通過運用現代的建築材料加以演繹。南樓從設計之初就考慮到流線問題,巧妙地利用道路和地形綠化,讓南樓和會議中心雖然在車行道上並不直接相連,但採用環道方式可以達到。東郊賓館的每一處都能保證不受周邊干擾,營造出別樣的世外桃源之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