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混改“首秀”:成立大數據公司

2017-09-26 09:59:07|來源:證券時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中國聯通(600050)混改方案發佈後動作頻頻,先是出臺機構精簡方案,9月25日又在北京成立聯通大數據有限公司(下稱大數據公司)。

  聯通集團副總經理姜正新表示,大數據公司定位於中國聯通大數據對外集中運營主體和大數據産業拓展的合資合作平臺,是中國聯通頂層架構設計策略實施落地的産物。

  聯通集團董事長王曉初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混改方案正在走證監會的審批程式,預計一個月左右時間能夠完成。另外,戰略投資方的資金也有望年內全部到位。

  成立大數據公司

  今年1月,工信部發佈了《大數據産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加快建設數據強國,為實現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提供強大産業支撐的目標。根據規劃,到2020年,大數據相關産品和服務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保持30%左右。

  工信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副司長李冠宇表示,電信運營商擁有豐富的客戶和數據資源,也是大數據應用相對領先的行業,擁有數據、技術、網絡等優勢,目前聯通處於混改關鍵時期,成立大數據公司符合電信業務專業化發展趨勢。

  李冠宇認為,應從五方面提升大數據的能力水準:一是加強企業內部大數據應用,提升管理水準;二是加強金融、政府、醫療、交通等行業應用;三是隨著5G、萬物互聯的來臨,應積極探索工業大數據應用;四是商業領域數據分享推進比較慢,存在一定孤島效應,應探索數據運營模式;五是進一步關注數據安全。

  據姜正新介紹,目前除了在集團內部形成了針對市場運營、客戶服務等領域的大數據分析體系外,對外還與政府、行業、企業等展開一系列合作,例如為各省市建設大數據平臺、開展城市交通規劃、旅遊大數據服務,以及精準行銷服務等。

  姜正新表示,隨著混改政策的逐步落地,大數據公司與參與聯通混改的戰略投資者將探尋開展更廣泛、更深入的合作,賦予公司更大的活力和競爭力。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運營商積累了大量數據資源,比如用戶多久更換一次手機、旅遊時願意去哪等,並且這些數據都很詳細,在去除敏感信息後,對這些數據進行經營,將根據數據分析出的結果提供給有需要的企業,旅遊、交通部門等第三方,有助於提升數據的價值。

  對此,姜正新表示,運營商基於龐大的客戶群,具有獲取多維度信息的優勢,其中,靜態數據價值上千億元,而一旦這些數據得到動態的應用,價值將超過萬億元。

  加碼創新業務

  中國聯通科技委主任劉韻潔院士認為,成立大數據公司對運營商意義重大。一方面,利用運營商的數據可以為解決社會重大需求提供新的解決思路,其中,位置數據就是一大金礦。“如果能夠將用戶行動軌跡的大數據挖掘好,比如用戶是騎車還是步行,或者在某個地方停留了多久,就可以為商戶選址、城市規劃等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另一方面,劉韻潔認為,運營商的大數據公司一項重要職責就是解決運營商面臨的挑戰,比如網絡攻擊。“現在還沒有解決方案,如果能夠利用大數據分析,很大一部分的網絡攻擊都可以預測到。”

  付亮認為,對於國內三大運營商而言,無論哪一家的數據資源都足夠大,在各家都重視大數據發展的情況下,關鍵是誰能搶佔先機,推出成熟産品,誰就能獲得更大市場。“目前三家都在起步階段,整體還不夠完善。”

  不過,在王曉初看來,大數據業務非常重要,未來將不僅是中國聯通的戰略性業務。他告訴證券時報記者,集團已經在開展大數據業務。其中,基於位置服務的大數據服務去年實現了1億多元的收入。

  根據王曉初此前表態,創新業務將是聯通未來重點的著力點之一。中國聯通半年報顯示,由於創新業務的快速增長,抵消了固網語音收入下降及寬頻市場競爭帶來的壓力。

  王曉初向記者表示,中國聯通將為客戶提供各種創新業務,而大數據只是眾多創新車間中的一個,未來將由各個車間為客戶提供其需要的各項業務。“比如一個智慧區域或者智慧行業、智慧城市需要什麼,我們相應的幾個創新車間就能為總裝提供服務。”另外,除了已經成立的大數據、車聯網和雲業務的專業公司,中國聯通物聯網公司馬上也要成立。

  付亮告訴記者,三大運營商都要重視創新業務的發展,因為流量帶來的收入增長一兩年之內就到頭了,必須尋找新的增長點,現在統稱為創新業務,未來可能進一步細分。“運營商已經涉足物聯網、智慧家居、網絡支付、遊戲等眾多創新業務領域,但是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參與競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