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海事司法應對研討會召開

2017-09-27 10:50:24|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海事海商專業委員會2017年年會召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海事海商專業委員會2017年年會今天在上海海事法院召開。

  9月26日,以“‘一帶一路’建設與海事司法應對”為主題的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海事海商審判理論專業委員會2017年年會在上海海事法院召開。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最高人民法院應用法學研究所副所長曹守曄,上海市法學會專職副會長施基雄出席會議並講話。與會代表圍繞“‘一帶一路’與自貿區建設對接中的法治創新”、“海上法律體系完善和海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海事司法需求和審判熱點問題”三個專題進行了認真研討。

  曹守曄指出,全國各海事法院及其上訴審高院、海事海商審判理論專委會,一要始終確保海事審判理論研究的正確政治方向。自覺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指導海事海商審判理論研究,找準新形勢下海事審判理論研究的立足點和著力點。二要始終圍繞國家改革發展大局—海洋強國戰略和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加強涉外司法理論研究,積極借鑒國外有益經驗,推進國際海事司法中心建設。三要始終堅持應用研究基本定位,在實踐中深化理論研究,發現規律、認識規律、應用規律,增強自覺性;發現真問題,尋找好對策。理論聯繫實際,打破理論研究和審判實踐之間的壁壘,加強理論研究工作者和審判實踐工作者之間的交流。在理論研究中關注司法實踐,促進海事審判體制和立法完善,如《人民法院組織法》、《海商法》的修改,不斷彰顯理論研究的實踐效應。四要始終堅持智庫建設定位。適應司法智庫建設新要求,加強與其他專業委員會、地方法學會、科研院校及專家學者的緊密聯繫與交流合作,加強國際交流。五要始終堅持研究方法創新。運用實證研究、跨學科研究、比較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尤其要善於運用信息化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方法,健全審判理論研究機制和研究平臺,充分利用案例優勢和審判資源,提供經典案例,引領國際規則,做好成果應用轉化,提升中國海事司法話語權。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甘肅出席絲綢之路(敦煌)司法合作國際論壇時提出,希望在案例研究等方面加強聯繫交流。通過研究方法創新,實現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不斷提高海事海商審判能力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水準,實現海事海商審判體系現代化、海事海商理論科學化,為世界海事司法文明和國際社會公平正義貢獻中國智慧。

  施基雄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大量典型案例和司法經驗形成積累,許多涉及海事海商法律適用的新情況、新問題得以集中反映,並及時傳遞到法學理論研究領域。這些既為海事海商法學研究注入了不竭的研究動力,也向海事海商法學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上海市法學會將一如既往地鼓勵和支持海商法研究會與各院校、各實務部門等相關單位加強教學相長的緊密合作,積極開展各類學術交流和研討活動,以此不斷推動我國海商法學理論的創新發展,更好地服務我國的海事海商法治實踐。

  上海海事法院院長趙紅強調,新的形勢下,海事司法要把握機遇、發揮優勢,以更寬廣視野和戰略思維,儘快構建能夠有效協調國內司法和國際司法良性互動,平等及時有效保護中外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具備較高國際公信力和影響力的海事司法服務保障機制,為“一帶一路”建設營造更加優質、高效、便利的司法環境,在區域經濟合作乃至全球航運治理中不斷提升中國海事司法的話語權和主導權。今後,上海海事法院將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準確把握海事司法理論研究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服務保障大局的著力點和結合點,大力加強海事審判理論研究,審理出一批具有國際規則創設意義的海事案件,積極推進國際海事司法中心建設。

  據悉,近年來,上海海事法院主動對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大力推進國際海事司法中心建設,將服務保障“一帶一路”,與海洋強國、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等“四個中心”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聯動,公正高效審理了一批具有規則示範意義和較大國際影響的精品案件,發揮了海事司法規範促進市場交易、服務保障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針對“一帶一路”建設參與主體多元化、法律糾紛複雜性、爭端解決需求多樣性的特點,上海海事法院大力加強審判機制創新、大數據運用和智庫建設。創設境外訴訟主體概括性授權委託書的司法認可機制,與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商貿調解中心等機構開展委託調解,進一步滿足中外當事人多元化法律需求,吸引更多“一帶一路”沿線當事人來滬解決海事糾紛。與連雲港中院簽訂服務保障“一帶一路”建設合作框架協議,統籌海事法院和地方法院審判力量和司法資源,共同服務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陸海聯運大通道建設。依託“智慧海事法院(上海)實踐基地”建設,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手段,及時研判涉“一帶一路”糾紛態勢,提煉裁判規則,促進適法統一。建立“一帶一路”司法實踐基地,匯聚清華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高校的研究資源和人才優勢,協力推動海事司法的理論和實踐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