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國在滬使用的郵政戳重現:是爺爺百年前用一幅唐寅畫換來
圖説:“大團郵局”郵政紀念戳的實物工具陳志強 攝
10月10日是世界郵政日。一枚百年前的“大團郵局”郵政戳的實物工具,近日在上海浦東新區大團鎮丁志元老伯家中被發現。
該實物工具底部是用圓形的純銅製成,文字刻的是陰文,外徑32毫米,邊框為單線,分內外兩圈,內徑為19毫米,有中英兩種文字,內圈中間的漢字“大團郵局”分上下兩排書寫,外圈上部有“POSTOFFICE”,下部有“TATWAN”英文字樣,上部譯文是郵局,下部譯文是大團。圓形的純銅上部是用犀牛角製成的橢圓形手柄。
年已六旬的丁老伯告訴記者,當年他爺爺在大團鎮上經營一家雜貨店,附近就是英國人開的郵局。1911年,英國人郵局關閉的時候,爺爺用一幅唐伯虎的畫換到了這枚蓋郵戳的工具。爺爺將這枚蓋郵戳的工具給了其父親的,50年前父親又將它給了他。為了研究這枚蓋戳工具,他曾經請教過一些中國郵政歷史研究人員和集郵愛好者。
圖説:丁老伯在觀察研究陳志強 攝
據專家介紹,這枚蓋郵戳的工具沒有日戳,是一枚蓋紀念戳的工具,而用犀牛角與銅結合製成的蓋戳工具極其罕見。它見證了中國近代郵政的一段歷史。
中國近代郵政始於清代,清代在建立大清郵政之前,曾有過一段客郵和海關兼辦郵政。客郵(指外國在華郵政機構)是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領土上強行設立的郵局。1834年,英國擅自在我國廣州設立收信所,免費為英僑傳遞信件。這是帝國主義列強最早在我國國土上開辦的郵政機構。此後美國、法國、俄國、日本、德國都先後在中國設立各自的郵局。
1861年,英國擅自在上海英租界設立郵局,稱為“英國驛務署”,又稱“大英書信館”。此後,法、美、日、德、俄五國也以“利益均沾”為藉口,相繼在上海各地設立郵局,稱之為“客郵局”。這些形形色色的客郵機構隨著清末中國近代郵政的創辦而漸漸被撤銷、淘汰或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