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成立首個“命名檢察官辦公室”

2017-10-12 09:38:1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探索檢察系統專業化、職業化道路 自貿區成立中國首個“命名檢察官辦公室”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在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內,有四個特殊的辦公室,每個辦公室都以一位檢察官的名字命名。一個辦公室是一個團隊,由命名檢察官、檢察官和檢察輔助人員組成,以辦理專業化類案和部門重點案件為主要責任。

  今年3月28日,中國首批四個命名檢察官辦公室在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掛牌成立,4個辦公室按照知識産權、金融、網絡犯罪以及涉外、未成年人重大疑難案件等進行專業化劃分。

  在成為命名檢察官之前,施凈嵐一直在公訴部門工作,有20餘年辦案經歷。在施凈嵐看來,命名檢察官辦公室的成立,是檢察機關通過“充分放權、充分激勵”,突出檢察官在司法辦案中的核心地位的一項改革舉措。

  命名檢察官辦公室實行有資格的“海選”,在全市檢察機關中遴選,選拔條件非常嚴苛。首批四位命名檢察官可謂百里挑一,其中包括上海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海市優秀公訴人、中國未成年人檢察官業務競賽標兵等優秀人才。

  今年3月,施凈嵐經過層層選拔,從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簡稱:二分院)調到浦東檢察院。浦東新區有自貿區,也是上海建設科創中心的重要承載區,“雙自”環境下遍佈著科創企業和金融機構,企業遇到的金融類案件和科技型犯罪較多。為了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檢察服務,成立辦公室以後,施凈嵐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訪企業,參加各種孵化器的路演,與企業面對面了解需求,為其提供司法幫助。

  自從成立命名檢察官辦公室以來,施凈嵐變得比以前更加忙碌了。“我現在處理的案件數量是之前的10倍甚至20倍,但即便體量大大增加,精細率不能降低,對每個案件都要保證100%的正確率。”成立至今,施凈嵐辦公室處理了130多件案件,審結率達到80%。

  命名檢察官依法獨立行使辦案決定權,獨立承擔辦案責任,直接對檢察長或檢委會負責,這是上海檢察機關在檢察改革深入推進中的全新舉措。“司法體制改革以後,提倡‘誰辦案誰負責,誰承擔相關責任’,為了適應這個潮流,設立命名檢察官辦公室這塊牌子,也是去行政化的做法。”施凈嵐表示,這次改革走出了一條檢察系統專業化、職業化的道路。

  全國首個命名辦公室,更重要的功能在於承擔起檢察機關對社會的檢察服務保障功能。過去在二分院,施凈嵐所處理的都是大案、要案。“如今在區裏,雖然案件等級沒那麼高,但都是新穎的科技犯罪,很多都是全國首例,疑難程度不亞於大案。”施凈嵐設立辦公室兩個月,便接待了三家科技企業。

  某大企業有一名員工擅自在美國開私服,運營遊戲網站並收取費用,侵犯了企業的知識産權。“企業看到員工的侵權行為,也知道其非法營利的額度有多少,但因為所有的違法行為都發生在美國,不知道該拿他怎麼辦,這時企業就找到我們。”施凈嵐團隊介入後,先與實施違法行為的當事人溝通,讓其認識到違法性質及其後果,最終促使當事人主動向單位道歉和賠償。如今,企業來命名檢察官辦公室求助,檢察官除了對企業遇到的案件進行分析,對如何走民事或刑事途徑提供專業指導以外,也對企業後續防範提出建議。

  為了更好地應對“雙自”環境下的新型犯罪,不斷提升知識的儲備和專業程度,是四位命名檢察官面臨的最大挑戰。“科技型案件的犯罪分子手段新穎,有高學歷背景,犯罪性質屬於在專業化領域‘打擦邊球’的違規行為,如何將這部分人定罪,要求檢察官專業化程度非常高。”如何提高專業知識儲備?施凈嵐團隊六個人的電腦通過一個互聯平臺連接在一起,對於同一個案件所涉及的相關法律規定和事實證據都通過這個平臺上傳,供大家學習。

  成為命名檢察官,權力更大,責任也更大。施凈嵐介紹,身為命名檢察官,除了享有《上海市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權力清單》中規定的權力外,她還享有實體及程式性決定權,如追捕、追訴、制發書面糾正違法通知書、説明不立案或立案理由通知書、檢察建議書的權限,以及扣押贓款贓物處理,決定證人、鑒定人和專門知識的人出庭等相關程式性事項的決定權。但與此同時,命名檢察官責任追究也較一般檢察官而言也更加嚴格。施凈嵐説,如果自己的辦公室承辦的案件出現差錯,就需要承擔責任。“這種更大的責任擔當,時時促使辦公室成員認真對待每一件案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