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2017-10-24 09:29:26|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新時代新奮進 | 上海市代表團熱議“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信心對於一個人,一個群體乃至一個民族都至關重要。流淌過五千年曆史長河,進入新千年的第二個十年,中華文明屹立世界潮頭,擔負起凝聚民族復興之魂的歷史重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如何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怎樣創新傳播手段,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怎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播撒到青少年的心中?如何推動文藝事業從高原向高峰邁進? 連日來,上海市代表團代表對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説:谷好好代表。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陳正寶 劉歆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邱莉娜代表。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陳正寶 劉歆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説:印海蓉代表。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陳正寶 劉歆 攝

       拿出最好的作品來謳歌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文藝工作者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文化藝術發展欣欣向榮、蒸蒸日上。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對此深有體會。

      “上個月,我們的四本《長生殿》在上海大劇院演出,連加座票都被搶光了。而在幾年之前,我們都不敢進大劇院,因為劇場太大,到哪去找那麼多觀眾?”谷好好告訴記者,四個晚上的演出,6500多人次的觀眾,150萬元的票房,讓上昆人興奮不已。“150萬元,對於很多企業、單位來説這個數字不算什麼,可是在以前,這是我們昆劇團三年的票房總和啊!”

      谷好好説,這五年是文藝院團進步最快的五年,也是文藝工作者最幸福最幸運的五年。2015年上海全面啟動的18家文藝院團“一團一策”改革,各劇種分類定位,體現多重藝術語言特點,遵循文藝創作規律,為各劇團量身定制培養方案、創作計劃,使文藝院團完全“激活”了。

     “讓我們文藝工作者最感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走進劇場、走近傳統文化,和戲曲藝術親密接觸。600年古老崑曲現在擁有一大批年輕粉絲,我們親切稱他們為‘昆蟲’。”谷好好説,去年,《臨川四夢》去了廣州、深圳、昆明等地巡演,40歲以下的觀眾佔了80%,30歲以下的觀眾佔了40%以上。“戲曲演出的火爆是一個縮影,折射的是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一方面,這是幾十年來我們基層文藝院團堅持高雅藝術進校園、扎紮實實推廣普及的成果顯現,另一方面,更體現了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審美品味和人文精神的尊重與追求。

      谷好好介紹説,這兩年來,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領導和市委宣傳部的具體指導下,上海戲曲藝術中心所屬京、昆、滬、越、淮、評彈六大劇種的藝術家們,以傳統戲曲的傳承創新為目標,積極推進“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與文化傳播的工程以及現實題材、革命題材的新劇目創排,推出了一批新作品,如昆劇《臨川四夢》、京劇《浴火黎明》、滬劇《鄧世昌》、越劇《燃燈者》、淮劇《半紙春光》、評彈《訪大山》等等。相信通過我們扎紮實實的努力,一定能實現文化藝術從“高原”向“高峰”邁進。

       中國已經站在了世界的舞臺上,鑄就文化自信,文藝工作者任重而道遠。“我們要拿出更好的作品來謳歌這個時代,用最好的作品來展示中國的精神,用最好的作品來滿足社會各界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谷好好説出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心聲。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説:馬樂聲代表。 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陳正寶 劉歆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説:安路生代表。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陳正寶 劉歆 攝

       主流媒體走出融合轉型之路

       十九大報告指出,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信息的速度更快,方式更豐富,渠道更多元,因此傳播手段的建設和創新也成為一個新課題。上海廣播電視臺首席主持人印海蓉代表説,我們在工作中感到,互聯網時代並不意味著傳統媒體必將走向衰落,同時也不意味著只有新媒體才代表未來。傳統媒體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內容生産、媒體品牌、人才儲備等方面有深厚的積澱,而新興媒體則在新科技、新技術以及商業運營方面頗具優勢。“在我看來,各有長處,也各有短板,不應總想著誰替代誰。”

       要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處於新時代的媒體行業必然是兩者融合發展,打造既有話語權、又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此次大會,也更進一步堅定了新聞工作者的信心和決心,提振了大家的精氣神。

       印海蓉介紹説,過去五年,上海廣播電視臺始終沒有放棄創新,在做好傳統媒體的基礎上,先後推出了3D全景聲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圍繞上海自貿區的建設、科創中心建設等國家戰略,打造優質、獨家、深度、原創財經內容,通過“一財全球”等新媒體輻射全球;繼續傾力打造精品專題片、紀錄片,去年一年收穫的獎項達230多個!

     “媒體深度融合、整體轉型,並不只是一部分人的事情,而是事關每一位媒體從業者,尤其是共産黨員。”印海蓉表示,我們媒體人要牢記黨中央的囑託,不忘初心,發揚敢於創新的精神品質,不僅在人力資源,內容資源,技術資源等方面加強融合,更重要的在媒體生態文化上進行融合。研究新理念、新路徑、新方法,創新表達傳播手段,走出一條新型主流媒體之路。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

       同時,印海蓉代表建議,健全新媒體評價體系,除了重要的數據指標外,還應有更加科學、更加全面、更加完善的評價標準,使黨可以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在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加強培養既有專業新聞素養,又兼具互聯網思維,能夠承擔起媒體轉型重任的複合型人才。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説:鄭琦代表。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陳正寶 劉歆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説:許立榮代表。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陳正寶 劉歆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圖説:楊榮代表。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陳正寶 劉歆 攝

        用核心價值觀教育時代新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青少年是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青少年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開展理想信念的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尤為重要。對此,廣大教育工作者充滿信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形成了很好的思政教育氛圍和文化。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黨委書記虞麗娟代表説,按照總書記提出的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上海大力推進高校思政工作,最近有三個做法得到全國推廣:一是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工作。上海中小學的學科德育工作已經堅持了十多年了,三四年前向全國推廣,現在仍在繼續。二是以普通高校為領頭羊的學生網絡互動社區。這是高校自己建的思想政治網絡平臺,也是學生喜歡的網站。這樣的高校思政網絡平臺今年全國各省市將全覆蓋,截至今年上半年,已覆蓋21個省市5的00多家高校,上海對此提供技術力量支撐。三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上海探索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也就是説,所有課程都有思政教育功能,所有老師都有思政教育任務。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在上海召開了現場推進會。

       “教育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也影響決定著未來社會的走向。” 紮根基礎教育三十多年的楊榮代表深有感觸地説,一個人成長時期的所受的教育在未來的關鍵時刻、關鍵事件中會有反映。如果兒時不講中國傳統文化故事,長大後的世界眼光就沒有文化自信;如果兒時沒有講百年奮鬥故事,長大後就沒有制度自信、復興志向;如果兒時沒有對長輩的尊重與家庭勞動的參與,成年後的‘孝’就會缺失……特別是現今不少年輕父母成長于一個社會共同價值向個人價值轉換的時期,容易用精緻利己主義去教育子女,此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就顯得更為重要。

        楊榮認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今天的小學生,在第一個百年中成長,更將是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奮鬥者。教育,已經到了需要真正用行動推動“培養什麼樣的人、為誰培養人”的時刻了。“要把培養實現偉大復興的建設者與接班人作為育人根本目標,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辦教育。我們將通過各類學習、培訓,鼓勵老師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更要通過豐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的理想!”楊榮如是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