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裝”膏方漸成主流

2017-10-24 14:14:41|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今年膏方市場行情如何?價格仍在高位運行,“小包裝”漸成主流

  今年阿膠行情絲毫沒有跌下來的意思,所以膏方價格依然在高位運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秋風漸起,連日來本市各大中醫醫院和老字號國藥店的中醫門診部裏,打聽今年膏方行情的消費者開始多了起來。今年膏方價位如何?消費又哪些新趨勢?記者日前走訪了本市幾家知名的老字號國藥店,一探今年膏方市場究竟。

  “膠”貴膏方跟著貴,今年價格仍無鬆動可能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確實,目前有不少消費者感嘆膏方越來越吃不起,三四千元剛起步,五六千元也只是中檔。膏方漲價最主要是因為膠價格的猛漲。阿膠、龜板膠、鱉膠等作為膏方最主要的原料,像我們這樣的老字號國藥店,一般一劑膏方要用的阿膠在半斤左右,少的也有四兩。去年阿膠、龜板膠、鱉膠價格猛漲,代表性品牌東阿阿膠一斤價格要2000多元,而今年阿膠行情絲毫沒有跌下來的意思,所以膏方價格依然在高位運行。”

  地處靜安寺的雷允上(西區)旗艦店執業藥師卞曉萍對記者説道。她還介紹説,在熬製膏方的時候,她們有一道關鍵工藝叫做“挂旗”,即熬製過程中膏方的粘稠度要像蜂蜜一樣,能像一面旗子,垂直挂在筷子上,這也寫入了由她們牽頭起草的中醫藥行業標準當中。因此,“如果不用好膠熬製,或者偷工減料,是絕對達不到‘挂旗’的效果的。”

  網上“抄方”不足取,膏方講究“一人一方”

  “我從網上看到這個方子,覺得很適合我,想根據這個配中藥。”記者來到地處老城隍廟的童涵春堂總店,只聽得有位年輕消費者拿著網上下載的所謂的“秘方”“良方”來配膏方。

  老城隍廟童涵春堂中醫門診部有關負責人説,自從各種保健書籍銷量高居各大網絡書店前三甲起,拿著書本或者直接從網上抄下方子來到藥店配膏方的消費者明顯增多。通常他們都建議顧客不要盲目“按圖索驥”,而應由醫生號脈開方後方可配藥。門診部熊醫生解釋道,書上建議的處方有的是中藥經典方劑,有的是醫生自己多年的經驗成果,對某一類病症群體有一定的適應性,但每個人都有個體的特殊性。膏方講究的是“一人一方”,醫生號脈,再根據個體情況開方、配伍中藥材才具針對性。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童涵春堂的一名負責人士還説出了另一個奧秘:藥材的臨方炮炙也是決定藥效的重要因素,方子書寫不全會導致藥材加工“南轅北轍”,致使消費者白白遭受損失。在現場,記者看到童涵春堂的老藥工正在根據醫生處方進行配方:從中藥百眼櫥中稱取藥材後,並沒有直接配藥,而是根據醫生所開的處方用藥要求臨方調配:有的用食鹽水噴灑藥材後,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黃色;有的在鍋內的藥材中撒入麩皮,迅速翻動拌炒,致表面微黃或黃色;有的放入大米,用文火拌炒至藥材表面呈黃色;有的添入薑汁、有的放進米醋、有的拌入蜂蜜……已有30多年工齡的老藥工沈曉林介紹道:“這一行有句行話叫做‘處方應付’,即醫生開方時有約定俗成的規則,比方説醫生寫‘黃芪’就是生黃芪,功效長于固表托瘡、利水;寫‘炙黃芪’就要用蜂蜜加工,功效優於補氣健脾;寫‘清炙黃芪’或‘炒黃芪’就要付麩炒黃芪,功效更利於補氣。一字之差不僅加工不同,功效也不同。”

  年輕人戀上膏方,小包裝成為消費主流

  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與往年相比,如今膏方消費低齡化現象日益顯著。據有關統計,近幾年來,買膏方的客戶中,25歲至40歲左右的人群大幅上升,已佔整個“膏方族群”的半壁江山。

  年輕人“戀”上膏方,讓傳統的祖國醫學煥發出新的生機。“老年群體的消費訴求主要是那些補血、補氣類的膏方,消費目的是為了防病治病,而年輕人購買膏方的目的多種多樣:有的要求提神醒腦,有的要求養顏美白,有的要求防治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等現代病,有的還要求補腎益氣……”豐富多樣的需求促使各路名中醫、各大國藥店各顯其能,以往一方治百病,幾朝幾代一成不變的成品膏方,如今銷量正逐年下降,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一人一方”個性化膏方越來越成為消費主流。

  市場悄然發生的變化,讓本市各大老字號中藥企業開始謀求新的行銷策略:年輕人生活節奏快,有的中藥店便與快遞公司聯手,確保膏方能夠快速及時送達;有的中藥店一改傳統大藥罐包裝,變為更加符合年輕人快節奏、隨吃隨取的小包裝。“相比大藥罐,小包裝膏方不僅便於攜帶,保質期也更長,還能避免二次污染,更加符合現代食品、藥品流通安全理念,今後我們要更多地推廣膏方小包裝化,也要嘗試研發科技含量更高、保鮮與牢固功能兼備的膏方包裝材料。”卞曉萍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