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創意産業10年聚起強磁場

2017-10-24 09:38:42|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十九大時光 |上海創意産業10年聚起強磁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圖説:8號橋一期位於建國中路8~10號,佔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這裡原是企業重組,留下了這七棟舊廠房。圖片來自東方IC

  14年前的8號橋,厚重的磚墻、斑駁的地面、林立的管道,上海汽車制動器廠的老廠房裏充滿了工業時代的滄桑。如今的8號橋,同樣的一磚一瓦卻散發著完全不同的精氣神,全球創意新業態都在這裡聚集,8號橋創意園區的模式更被輸出到了深圳、北京。“産業做精緻、區域做地標”,習近平同志在2007年視察時提出的要求,正在逐步實現。

  2007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兩次視察8號橋創意園區,讚許“8號橋是做得最精緻、品質最高,能夠代表上海創意産業的地標”,還將其作為上海創意産業標杆向浙江省黨政代表團介紹。

  10年後,8號橋創意園區從一期發展到三期,園區內的文化創意産業也不斷拓展,發展到會展創意、商貿創意、設計創意、旅遊創意、休閒創意、泛文化創意、金融創意等多種新業態。

  昨天下午,陽光正好,局門路上的8號橋創意園區三期中,咖啡館、文創小店裏是三三兩兩的顧客,大型的變形金剛模型邊上是正在合影的遊客。而在工作日,藝術家、設計師甚至還有會計師、碼農,都在這裡工作生活。8號橋創辦人、當年接待習近平的時尚生活企業有限公司、上海8號橋有限公司董事黃瀚泓接受採訪時説:“在這10年間我們用國際視野開拓新格局,已經從做單一的文化創意,突破成為文化與相關高端現代服務産業的融合,跨界引入金融、科技、大健康、互聯網等新業態。”走進8號橋三期,戴森的Logo引人注目,這家來自英國的高科技公司這兩年進入上海市場,初入中國就把辦公室設在8號橋,如今更把研發中心落戶在此。以立體花藝為主要業務的“綠創意”,提供個性化定制閱讀軟體的堅和網絡科技,唯一獨攬四項國際設計頂級大獎的中國設計公司洛可可等,都被8號橋的磁場效應吸引而來。

  8號橋的模式走出黃浦、走出上海,成為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黃瀚泓告訴記者,公司在虹口、靜安、寶山三區交界處建設以大健康産業為核心的“三鄰橋”,預計將在明年8月正式開業。在深圳與香港結合地,由兩地政府合作接軌的“二元橋”項目,今年8月底正式簽約。而在北京,公司還作為諮詢顧問,參與隆福寺文創區的策劃,力爭打造出一個首都文化中心示範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