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東岸年底將繪就“清明上河圖”

2017-10-24 14:08:32|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砥礪奮進的五年】數字裏的獲得感 | 浦江東岸年底將繪就現代版“清明上河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葉聆製圖

  家住浦東游泳館附近的居民姚建中,前兩天特地守候在白蓮涇橋施工現場旁,等待著期待已久的一幕。隨著最後一跨鋼結構吊裝到位,白蓮涇橋主結構貫通,標誌著浦江東岸貫通又打通一個關鍵節點。

  白蓮涇橋位於著名的世博園區,連通世博M2碼頭區域和白蓮涇公園,是南浦大橋兩側區域整體貫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浦江東岸貫通的關鍵環節。該橋總長195米,寬7.5-9米,最高橋面標高10米。白蓮涇橋也是浦江東岸正在全力建設的12座慢行橋之一,這座橋建成後,這個昔日的中斷點將變身為環抱浦江的亮點。

  在整個浦江東岸,光堵點就有28個,中斷點有12個。堵點是原來有些在濱江的企業等,中斷點是黃浦江的支流。2015年末,作為陸家嘴濱江的標誌性“堵點”——“海鷗舫”建築被拆除,打響浦江東岸貫通工程的“第一槍”。“海鷗舫”用地面積5130平方米,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緊鄰黃浦江,既隔斷南北濱江的交通和公共空間,也造成視線上的阻隔和功能上的局限,于2016年1月底拆除完畢。目前所有堵點已經打通,中斷點也將通過架橋的方式貫通,白蓮涇橋也是其中一座。

  記者在已經貫通的陸家嘴等浦東濱江部分區段看到,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這3條“親民道”都已免費對外開放,吸引越來越多市民來此休閒娛樂。未來,浦東所有的濱江岸線將注重長效管理、打造公共服務圈。從徐浦大橋到楊浦大橋的浦江東岸將打造4個“平均”,讓來這裡休閒的人更感便捷。

  同時,在浦江東岸的22公里沿線,正在建造12座慢行橋(含高架廊道),仿佛大珠小珠串聯起公共空間的中斷點和堵點。這也是整個東岸濱江貫通中時間最緊的工程。

  值得期待的是,到今年底,一幅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將在浦江東岸繪就,22公里的沿江慢行步道將全線貫通,諸多文化設施、生態景觀帶等分佈其中,3條“親民道”在水岸綠影中蜿蜒,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第二客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