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濱江新景"遠望1號"亮燈

2017-10-19 11:10:52|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遠望1號”亮燈、接駁巴士開通、免費WIFI覆蓋,黃浦濱江新景背後有這樣的故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10月15日,位於上海江南造船廠原址2號船塢的“遠望1號”燈光亮起,夜幕下光彩奪目,船體勾勒出優美的船體輪廓,遠遠望去蔚為壯觀,讓人回起當年這艘巨輪先後44次遠征大洋、安全航行2600多天、44萬海裏的光輝歷史。“遠望1號”享有“海上科學城”的美譽,是愛國主義教育和科普教育的寶貴資源。這幾天,在黃浦濱江散步、跑步、騎車的市民,都停下腳步,舉起手機與“遠望1號”合影。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原來,在黃浦濱江實現“三道”基本貫通中,黃浦區委積極推進濱江黨建工作,得到江南造船集團黨委支持與響應。圍繞“遠望1號”亮燈工程,江南造船集團黨委與區濱江辦等單位開展黨建聯建。區濱江辦與江南造船集團簽訂委託協議,由黃浦區提供資金支持,委託江南造船實施“遠望1號”亮燈工程。經過多方努力,10月15日亮燈工程第一階段目標提前順利完成——“遠望1號”船桅、雷達天線上部結構亮燈,為黃浦濱江再添一處新景。

  如今,在黃浦濱江率先實現“三道”基本貫通後,黃浦區委進一步積極推進濱江黨建工作,著眼“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和助推濱江管理服務水準提升,同步謀劃、同步融入黨建工作,努力將黃浦濱江打造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陣地,助推濱江沿線管理服務、開展黨員志願服務的窗口的平臺。

  經過南外灘與黃浦世博濱江沿線的1216路公交線路調整方案,目前已通過市有關部門的協商論證,進入公示階段。原來,隨著黃浦區世博濱江和南外灘商務區一帶入駐企業的增多,附近公共交通“最後一公里”問題凸顯,很多在周邊商務樓宇上班的白領頗感不便。去年4月,黃浦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城市建設與管理專委會成立,共有成員單位11家。在聯席會議上,上海久事集團等成員單位提出建議:可借助區域化黨建平臺改善南外灘與黃浦世博濱江地區的“交通微循環”。通過這一區域化黨建平臺,多家單位經過調研,對黃浦濱江的公交配套提出調整意見,並得到市有關部門的支持。去年9月,“交通微循環”1.0版推出,調整805路、205路線路,解決區域內環線公交銜接問題;增加11路公交高峰運行班次和站點,解決南外灘辦公樓宇員工出行不便問題等。今年,城建專委會會同上海久事集團等單位,繼續優化公交線路和站點設置,合力打造濱江區域“交通微循環”2.0版。屆時,原1216路公交線路將通過增設站點、延長線路、對接地鐵出入口等優化調整,使市民往來南浦大橋至盧浦大橋濱江段更加便捷,切實解決濱江區域市民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

  除了“交通微循環”,多個濱江黨建項目都在穩步推進。如,在中民投公司黨委支持下,黃浦在白領聚集的樓宇設立黨群服務站,開設幼小託管班,更好服務市民群眾;依託濱江黨建平臺,覆蓋黃浦濱江的WIFI已啟動建設,在連結時同步推送紅色資源、黨建地圖、黨建特色等信息。

  目前,黃浦濱江黨建的組織架構已基本成型、站點佈局初具規模。

  在不增加機構和編制的前提下,黃浦濱江黨建依託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和下設的秘書處、各專委會以及區黨建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各街道黨工委黨建“龍頭”作用,堅持屬地管理為主,統籌協調十個街道兩兩結對,形成世界之窗、創意水岸、文博濱水、生活港灣、紅色之源五個片區,實現黨建資源“相鄰互補、共同參與、集中配送”,將濱江黨建由點到線及面覆蓋至整個黃浦。沿江4個街道共佈局8個黨群服務站點,因地制宜打造珠鏈式分佈、屬地化管理、標準化設置的黨建服務體系,形成相互銜接的總體佈局。這些站點以嵌入式、複合型為主,作為黨的工作向濱江覆蓋和拓展的重要場所,突出了服務市民群眾、外來遊客和單位白領等群體的功能,實現了標識、要求、功能上的統一,同時又體現了旅遊諮詢、健康服務等不同特色。10月17日下午,在黃浦濱江黨建工作推進會上,區領導表示,下一步,黃浦區要把濱江黨建打造成為更具吸引力、創造力和影響力的黃浦黨建特色品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