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涇開發區發佈科技創新生態白皮書

2017-10-27 09:52:56|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漕河涇開發區發佈2017科技創新生態白皮書 萬人發明專利數達202.5件

  “到2020年,園區內各類科技服務企業和機構數達到800家,國際級孵化器/眾創空間數量達到10家,科技服務業産值達到830億元……”這是記者從昨天漕河涇科創嘉年華啟動儀式上發佈的《漕河涇開發區2017科技創新生態白皮書》上獲得的信息。該白皮書由《2017漕河涇開發區科技創新指數》和《漕河涇科技服務示範區建設綱要》兩部分組成,從漕河涇的企業、園區、服務、管理等角度切入,對開發區的未來發展提出了目標。

  漕河涇開發區是上海六大科創中心建設承載區之一,目前已擁有“1+9+3”的園區架構,開發區內匯聚了中外高科技企業3600余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500多家,81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區內設立131家高科技企業。園區內有超過20萬的從業人員。

  截至去年年底,上海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35.2件。在面積僅為14.28平方公里的漕河涇開發區內,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幾近全市平均水準的6倍,達202.5件。如此喜人的數字,與漕河涇不斷完善創新生態建設,為園區企業和員工提供良好的創新創業條件不無關係。

  白皮書顯示,截至去年年末,漕河涇開發區擁有中外高科技企業及研發機構2849家,科技服務機構162家,科技創新服務平臺19個,專業創業投資機構63家,全年培育創新創業項目1350個。園區內更是涌現出漕河涇創業中心、浦江雙創園、國家863軟體專業孵化器上海基地等一批創新型、國際型孵化器。去年,開發區企業研發投入達142.8億元,推動國家和地方産業化項目331項,這裡已經成為上海市科技成果産業化的高地。

  啟動儀式上還成立了“漕河涇東方科創基金”,它由漕河涇開發區、東興投資、大連億達和上海萬科等機構共同投資成立,總規模預期為50億元,第一期規模擬定為5億元。據介紹,該基金將聚焦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等産業,推動原創性科研技術不斷轉化為産業成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