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6年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報告》發佈:市民運動參與指數顯著提高
圖説:報告發佈現場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陳慧琴 攝
10月26日下午,《2016年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報告》(簡稱“300指數”)發佈。數據顯示,2016年本市全民健身事業總體發展情況比較令人滿意。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經常參與體育鍛鍊人口比例兩項數據有較大提高,市民健康狀況良好,體育消費水準有所提升。
圖説:2016年本市全民健身300指數總數為226.8分 網絡圖
2016年本市全民健身300指數總數為226.8分,由“健身環境”、“運動參與”、“體質健康”三個單項指數構成。
其中,健身環境指數為80.7分,發展總體令人滿意。2016年,全市共新增體育場地面積1620113平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從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的1.72平方米(2013年末),增加到1.83平方米。體育場地面積的增加,得益於政府的大力投入和保障。2016年,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總投入7.7億元,其中日常工作經費佔比46.7%,主要投入在社區體育場地的建設維護和群眾體育賽事活動的舉辦;專項工作經費佔比53.3%,主要用於大型體育場館的建設改造和綜合性運動會的舉辦。全民健身人均日常工作經費為17.7元,連續五年穩步提升。
圖説:場地建設 網絡圖
圖説:全民健身工作經費
運動參與指數為74.3分,發展總體情況比較令人滿意。本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比例從2015年的40.8%,增加到42.2%,有明顯提升。市民參加體育鍛鍊首要目的為改善體質、增進健康,佔84.0%。數據表明,跑步、快走(健步走)、騎自行車、羽毛球、游泳、籃球、力量健美、徒步登山攀岩、乒乓球、舞蹈類位居市民參與的體育項目前十名。2016年,上海創新舉辦第二屆市民運動會,開展各級各類賽事9703場,群眾體育活動8052場,賽事和活動參與人次超千萬,大力助推了市民的運動參與。市體育局積極探索“政府、社會、市場三輪驅動”辦賽模式,賽事活動豐富多樣,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增強。
圖説:市民參與的體育項目Top10 網絡圖
在擁有較強健身意識的基礎上,申城市民的體育消費水準也逐年提升。在居民健身狀況調查中,88.6%的受訪者表示在2016年發生了體育消費,體育消費的中位數為1500元,41.3%的受訪者消費金額在1001至5000元。
圖説:體育消費 網絡圖
體質健康指數為71.8分,發展總體情況比較令人滿意。2016年全市共有153656名成年人和老年人參加了體質測定,達標率為97.3%;優良率方面,成年人為56.2%,老年人為53.4%。上海市民的體質達標率已連續三屆在全國國民體質監測中名列榜首,但在本次報告中引入的一項全新數據——“科學健身素養”測評中,申城市民的得分則亮起了“紅燈”。健身素養知識問卷滿分為100分,由上海體育學院和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專家團隊設計,包含健身知識和理念、運動技能與方法、運動傷害防護及運動干預等相關知識點。在回收的1590份有效問卷中,市民的平均得分為50.8分。從一定程度反映出,市民雖擁有積極的健身意願,科學健身水準總體不高,健身指導需求較大。其中,青少年和老年人呈現兩頭低的狀況,特別是老年人,參與體育鍛鍊的比例最高,健身素養測評得分最低。近年來,上海體育職能部門通過積極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大力開展社區體育配送服務,推動運動干預作為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綜合防治的改善手段,逐步引導市民提升科學健身素養。下一週期科學健身指導需要更加有力。
圖説:市民參加體育鍛鍊的主要目的 網絡圖
報告同時全新引入了體育微信公眾號服務品質評估,參照上海政務微信測評體系,從生産力、影響力及熱門話題等方面進行考量,對市、區體育部門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測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上海體育信息服務的能力和水準。
《2016年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報告》由上海市體育局委託第三方上海體育學院承擔評估工作。根據《上海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的目標任務,“新週期”評估的指標體系和數據來源作出相應調整。報告最後也提出了引領體育公共服務提檔升級的發展對策,建議依託互聯網和智慧技術的發展,加快推進體育信息化工作,按照問需於民、需求導向的原則,把更新升級社區體育設施,豐富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提升市民健身素養作為重點,探索新型服務模式,服務市民運動健身和體質健康。
圖説:市民運動會 網絡圖
上海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大力提升全民健身工作的發展品質和效益,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努力做到設施更完善、活動更豐富、指導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