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首次發佈地理國情“家底”

2017-10-31 10:08:00|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申城首次發佈地理國情“家底”:超過100米的房屋建築有930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來源/視覺中國

  10月30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以下簡稱“《普查公報》”)發佈會,首次全面介紹各類地理國情要素的現狀和空間分佈,向市民介紹地理國情“家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要把生態文明建設好,就必須準確、系統地掌握地理國情。地理國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間分佈、特徵及其相互關係,是基本國情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3年3月,國務院部署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地理國情國力調查,是全面獲取地理國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了解國情、把握國勢、制定國策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上海地理國情普查範圍覆蓋全市,以地表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和相關地理市情要素為普查對象,歷時三年多。

  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間分佈情況: 從地區分佈看,上海的植被覆蓋、裸露地、水域等自然地理要素中4.24%分佈在外環以內,95.76%分佈在外環以外;房屋建築、鐵路與道路、構築物、人工堆掘地等人文地理要素中19.94%分佈在外環以內,80.06%分佈在外環以外。

  地形地貌總體情況: 上海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陸地地勢走向呈由東向西低微傾斜,除西南部有少數山丘外,地勢坦蕩低平,起伏不大。上海平均海拔為2.19米;市域範圍內海拔最高點是位於金山區杭州灣的大金山島,海拔為103.70米。

  植被覆蓋的空間分佈情況: 植被覆蓋分為種植土地和林草覆蓋兩大類數據。種植土地包括水田、旱地、果園、茶園、桑園、苗圃、花圃7類,總面積為2705.56平方千米;林草覆蓋包括喬木林、灌木林、竹林、綠化林地、人工幼林、天然草地、人工草地7類,總面積為1035.77平方千米。從地區分佈看,按面積統計,種植土地分佈最多的區縣是崇明縣(注:普查時未撤縣設區),林草覆蓋分佈最多的區縣是浦東新區。

  水域的空間分佈情況: 從地區分佈看,按面積統計,水域分佈最多的區縣是崇明縣,河流分佈最多的區縣是浦東新區。按長度統計,本市單條長度達500米以上的河流總長度達17458.10千米。本市最大湖泊是位於青浦區西部的淀山湖。

   鐵路與道路的空間分佈情況: 上海鐵路與道路的路面面積為359.37平方千米。各區縣中,鐵路與道路路面佔比最高的是黃浦區,佔該區面積的17.09%。上海鐵路路網總長度達427.11千米。本市道路路網包括公路 、城市道路 和鄉村道路 ,總長度為24878.11千米。

  房屋建築的空間分佈情況: 上海房屋建築總佔地面積為639.40平方千米。全市24米至100米的房屋建築有49492棟;超過100米的房屋建築有930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

  據悉,在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貫通工程、郊野公園建設工作推進中,上海利用地理國情普查數據成果,研製了《黃浦江兩岸空間地圖》APP和《本市郊野公園地圖》,及時反映黃浦江兩岸貫通、郊野公園建設動態,服務社會大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