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百年曆史變遷油畫作品展揭幕

2017-11-01 13:48:01|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用畫筆留住外灘百年,留住城市人文底色“百年交響———上海外灘百年曆史變遷油畫作品展”揭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方世聰《外灘交響》。(資料照片)

  黃浦江邊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連同建築群上空久久迴響的鐘聲,共同記錄著時代的烙印,述説著歷史的變遷。匯集上海藝術界80多位藝術家、百餘幅外灘題材油畫近作的“百年交響———上海外灘百年曆史變遷油畫作品展”昨天于劉海粟美術館揭幕,用油畫的形式定格外灘百年曆史,留住城市的人文底色。

  呈現在人們眼前的一幅幅外灘題材油畫,不是照片的翻版,不是建築設計圖的展示,而是滲透著藝術家對於城市、歷史的感悟,以及鮮明的藝術特色。且看,有著多年留法經歷的方世聰,以一幅帶了些印象派意味的《外灘交響》捕捉外灘的萬國建築群,只見他刻意選取了隔著黃浦江水的視角,且著意渲染出建築群身披的金色霞光;擅長極簡風格抽象繪畫的丁設,此次帶來的《燦》描繪外灘從中山路由南向北望去的經典場景,畫面中有寫實的輪廓,但更予人深刻印象的,是他那標誌性的纏纏繞繞的線條,一種抽象的敘事;以人物畫見長的姜建忠,並未表現外灘建築,而是將畫筆定格清末外灘打字間的工作人員,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外灘的歷史感。

  值得一提的是,百年外灘承載著中外文化的融合與碰撞,同樣也記錄著新中國成立後的滄海桑田,尤其是改革開放、浦東開發的新曆程、新篇章。此次展覽中的不少作品,讓人們看到浦江兩岸的建設成就,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時代風采。比如,今年年初延安東路外灘增加的那條中運量公交,被姜偉強畫進了《71路中運量公交車》;申娟娟描繪的《浦江遠眺》,透過凝重的歷史建築,浦江對岸東方明珠、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等建築組成的嶄新的天際線歷歷可見。

  百餘年來,外灘一直是上海的地標之一,充分體現了上海融合、創新的能力,更象徵著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為使人們更好地了解外灘建築豐富的藝術價值、文化內涵與歷史意義,重構外灘在當代語境中的特殊意義,久事集團、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美術學院等聯合主辦了此次油畫展。今年9月初,畫展組委會徵集了上海老中青三代知名畫家的200余幅作品。在陳琪、李向陽、黃阿忠、姜建忠、張安樸等評審委員的嚴格篩選下,最終103幅入選展覽。這些作品的創作者不僅包括夏葆元、魏景山、方世聰等藝術界前輩,丁設、朱剛、黃阿忠、姜建忠等中堅力量,也不乏一批成熟的中青年畫家。題材涵蓋中山路外灘的沿線風貌及外灘區域內的外白渡橋、天文臺、上海解放紀念碑、半島酒店、十六鋪碼頭等建築與場景。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從藝術角度重拾對外灘關注的作品,將成為見證外灘歷史延續的一個篇章,也將成為弘揚上海城市性格、精神與文化的一次嘗試。

  未來,與外灘主題相關的文化研討、公益講座、公共展示等一系列活動還將陸續舉辦,講好外灘故事。此次展覽只是這一系列活動中的一項。展覽結束之後,主辦方之一、長期致力於外灘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性使用的久事集團將在外灘辟出一塊地方作為常年展地,用公益性的方式,讓更多市民走進外灘的老建築,觀賞藝術展的同時也欣賞建築本身,以凸顯外灘建築的文化功能和社會功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