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創世神話展在滬開幕

2017-10-27 10:06:55|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中華創世神話展今開幕 從“詩書畫印劇”解讀“愚公移山”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説:“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主題創作成果展 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攝

  “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主題創作,不僅僅有名家繪製的連環畫,還有書法、篆刻、刻字、詩詞、戲劇、民間文藝等等各種形式,昨天,記者在來到上海市文聯展廳“探營”,搶先目睹了以“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為主題的各種文藝創作形式:的面塑、説書、詩詞等等各不同藝術門類的最新創作作品,這些作品用屬於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語言向廣大觀眾講好述中國故事。以,“詩書畫印劇”不拘泥的形式融合,適應“老中青少幼”各個年齡層次的觀眾。此次展覽也是作為今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系列展覽之一,該展覽將於10月26日至11月4日,正式對外開放舉行。

  名家導覽

  “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連環畫一經推出,極大地激發了上海廣大文藝家工作者的創作熱情。文藝界人士紛紛行動起來,大家名家一展身手,青年新秀激情迸發,用各自的藝術語言梳理中華文明的創世起源,詮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創世精神。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説: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 網絡圖

  由此誕生的此次展覽分為三個篇章,“開天闢地、”“法天象地、”“改天換地”三個篇章,市文聯邀請民俗專家在文學本和連環畫本的基礎上,以一個個神話小故事的形式解讀主題。每個篇章包含十個相互關聯的神話故事,每個故事作為一個展覽組主題,包含由一件篆刻印章、一件刻字作品、一幅大字作品、一幅格律詩書法作品,以及從三十冊連環畫每冊中選出的四幅作品組成,對中華創世神話故事進行再一次深刻表達。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秘書長潘善助介紹説,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愚公移山》,書法家協會首席顧問韓天衡的篆刻的印章構思巧妙,印章以山字的字形為基礎,其餘三字安放在“山上”,十分形象,就這個“愚公移山”的故事,展覽還邀請了書法家、詩詞學會專家,浙江刻字藝術家分別進行再度創作,為展覽形式的多樣性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辦方還引用了《毛主席致七大閉幕詞》上的語錄,指明瞭神話故事對當代生活的啟示意義:越久遠,傳承的東西越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特別邀請了學者汪涌豪創作《開天闢地賦》,以行雲流水般的氣勢,表達了上海文藝家對“國運之無疆,神州之重光”的信心滿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説:“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主題創作成果展 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攝

  為了讓觀者更好的地讀懂、讀透展覽,展覽將邀請書法家周志高、張偉生、徐慶華、張淳、李靜、戴小京、丁申陽、宣家鑫、潘善助,美術家張培成、馬小涓、朱新昌、施曉頡、丁筱芳、韓碩、洪健、周衛平、陳琪等書畫家在現場解讀作品內涵,並與觀展者交流創作過程和創作體會。此外,藝術名家還將在現場示範及簽售。讓觀展者不僅能看到作品、作者,更能聽到創作者的心聲。

  親身體驗

  中國人聽著神話故事長大,神話故事自然就有了各種方言版,如“女媧造人”的故事用滬語方言進行海派演講來就別有風味。探營活動進行到在“故事薈”環節,“探營”的記者就聽到了身著長衫的民俗專家陳睿琪用滬語説書的形式,幽默而又通俗地講解了一番的説書。不僅如此,在“新物語”環節中,民俗專家開設了沙龍講座,對神話的內涵與精髓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分析;在“工藝秀”中,面塑藝術家將帶領觀眾一步步地以簡單易行的方式親手體驗“女媧造人”的過程,;金山農民畫家講解農民畫創作,也將與觀眾進行互動體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説:民俗專家陳睿琪用滬語説書的形式講解《女媧補天》 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攝

  在“戲劇體驗”部分,主辦方邀請來了木偶劇團的老師,通過互動遊戲,讓參與者在快樂中明白了解戲劇的雛形。聲音遊戲,會以象聲的訓練讓大家發覺則探索“聲音的情感”,並進行小片段性觀眾通過朗讀,增加深觀眾對該劇作的了解;製作環節中,參與者將DIY神話人物木偶或布偶,配上之前的語言,與木偶團老師一起演繹小片段的“民間版”戲劇表演。 (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馬上評:展覽融入社會】

  中華創世神話歷來就是中國民間藝人創作的母題。今天我們以各種形式,從各個角度重新發掘這一主題,就是要從中尋找中華民族的基因,尋找民族精神的源泉,以此激勵後人勇敢地走進新時代,開創新生活。

  從組織藝術家赴甘肅天水深入了解中華文化,到進行主題文藝創作並舉辦展覽,再到請民間藝人和專家在展廳內詳細解讀作品,追溯中華文明的起源,“開天闢地”主題創作成果展不僅僅是一個集中展示各類中華傳統藝術的展覽,它走出了文藝的小圈子,融入了社會的大天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