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鄉韻醉人一一一上海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升百姓獲得感
農舍在河面上映出柔美的倒影,呈現濃郁的水鄉韻味。
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大報告為世人勾勒出一幅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藍圖,“美麗”二字讓人眼前一亮,更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在上海的郊區農村,近年來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強化污染源頭控制和治理,全面改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品質,注重保護傳統江南鄉村特色,鄉土韻味越來越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廣大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得到切實提升。
白墻黛瓦、水清岸綠、稻穀飄香,滬郊大地秋色宜人。
前些年,郊區一些地塊一度出現環境退化現象,上海市委市政府下定決心,花大力氣整治:“我們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犧牲環境,就是犧牲了長遠利益、犧牲了百姓利益,實際上也是輸掉了眼前利益。”2014年起,上海啟動“美麗鄉村”建設,越來越多的農民成為這項工作的受益者。
地處長寧、嘉定、閔行三區交界的許浦村,佔地僅0.75平方公里,是個典型的“城中村”。2015年10月前,這裡的村貌簡直就是“臟、亂、差”。優越的地理位置,引來眾多來滬務工人員在這裡租借房子,違法搭建愈演愈烈,525戶人家竟聚集了3.5萬外來人口、近300家企業、600多處違法經營攤位。站在許金橋上望出去,許浦港河面漂浮著垃圾,河道兩側是密密麻麻的違法建築。記憶中“小橋流水人家,荷塘水磨青磚”的江南水鄉能否重新找回?
2015年10月19日,許浦村鳴響了環境整治的“發令槍”。51天內拆除了57萬平方米的違法建築,工廠、群租房清空了,路也修好了,屋前屋後煥然一新,村民們感嘆“好像生活在公園裏!”不少之前把房子租出去的村民都紛紛搬了回來。
拆違後的許浦村騰出土地300多畝,生態建設的藍圖已經繪就:從蘇州河由北向南,一段近300米長的生態綠化廊道樣板段已開放;村莊中央建起了許浦公園,裏面有全新的健身步道和可供休息的長椅……“美麗鄉村”建設讓民生保障更有溫度,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觸手可及。
許浦村的變化是上海“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這項工作開展近3年來取得了一定成效,已評定出45個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累計受益農戶超過50萬戶,達到規劃建設總量的三分之二。奉賢、金山、崇明等遠郊地區,已進入快速推進階段,今年還將持續實施村莊改造4.5萬戶。
據介紹,到2020年,全市將全面完成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保留農村地區村莊等改造工作,累計評定100個左右的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進一步加大村莊改造、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水環境污染整治、污水處理等項目的整合力度。在此基礎上,本市還將探索美麗鄉村示範鎮、示範區創建,實現美麗鄉村由點及面的建設。
打造美麗鄉村,有一根看得見的主線———美在生態、富在産業、根在文化。在環境整治的同時,鄉村優秀歷史文化傳承和鄉風文明新風培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一方面,積極挖掘鄉村歷史文化元素,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修繕農村歷史民居,彰顯鄉村人文魅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建設;另一方面,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普及、思想教育、文體娛樂活動,豐富農民文化生活,營造文明和諧的鄉村新風尚。
水清、岸潔、地綠,不再只是留存于老人腦海中的美好回憶,而是實實在在地重新回到了村民身邊。以環境整治為出發點,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和城鄉統籌,郊區百萬農民由此共享改革開放成果。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正在緩緩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