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西岸藝博會開幕 打造“上海名片”

2017-11-10 09:06:20|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第四屆西岸藝博會開幕,打造國際當代藝術“上海名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11月10日至12日,第四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將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舉行。今年,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70家畫廊和藝術機構將在三大展區為上海觀眾帶來全球頂尖的當代藝術品觀展體驗。

  記者今天提前探營本屆西岸藝博會現場。在位於西岸藝術中心一樓的主展區,39家國內外當代畫廊將他們獨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作品悉數奉上,除了作為藝術品收藏家和專業收藏機構的“捕獵”對象,這些集中亮相的藝術品無疑是面向本土觀眾一次難得的觀賞盛宴。

  其中,包括上海艾可畫廊(Aike-Dellarco )艾可、北京現在畫廊、豪瑟沃斯畫廊(Hauser & Wirth)、大田秀則畫廊(Ota Fine Arts)等在內的12家畫廊已連續四年參展,而去年首次登陸西岸藝博會的國際著名畫廊也全數回歸,包括倫敦柯芮斯畫廊(Pilar Corrias Gallery)以及在紐約和布魯塞爾均設有分支機構的格萊斯頓畫廊(Gladstone Gallery)等。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2017西岸藝博會現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天才帳篷”內展出的藝術品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作品《太陽能螺旋》與場館老廠房空間相得益彰 均 舒抒 攝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西岸藝博會的主會場邊還新設了名為“天才帳篷”的新單元,展示新晉藝術家獨具特色的藝術作品。走進白色的天才藝術家帳篷,墻上誇張的手繪、地上層層疊疊的布偶、由燈光和雕塑製作的光影對話都吸引觀眾發散無窮的想像力,包括香港3812畫廊、廣州畫廊、膠囊上海畫廊在內的“潛力股” 均帶著旗下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在此“爭奇鬥艷”。

  據統計,上海在過去5年中又超過2230萬人次走進美術館,僅2016年就達500萬人次。相較于去年11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家參展單位,在今年的西岸藝博會,這一數字躥升至了17個國家和地區、70家頂尖畫廊和機構。

  “毫無疑問,西岸在國際當代藝術圈中已經打出了一張亮眼的‘上海名片’。”作為日本當代藝術大師草間彌生的主要代理合作機構,大田秀則畫廊已經連續四年“全勤”西岸藝博會。畫廊項目經理石塚洋介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相比第一年參展時對上海當代藝術市場的試探,今年11月畫廊已經在上海開設了東京和新加坡之外的全球第三家畫廊,地點就在西岸藝術中心一墻之隔。

  從探路到“本土作戰”,石塚洋介認為政府對當代藝術有意識的資金、場地、政策支持對藝術機構至關重要,“這一點上海已經做得很好了,藝術氛圍越來越濃。”但他同時表示,希望在上海挖掘更多中國本土的潛力藝術家,做一些能引起本地市民共鳴的展覽和作品。

  巧合的是,今年西岸藝博會的現場裝置藝術單元“ArtReview Asia Xiàn Chǎng”恰好將展區從西岸藝術中心延伸到了整個徐匯濱江的沿江公共開放空間,來自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的29位藝術家帶著32件裝置藝術作品登陸浦江沿岸,其中11件戶外作品散落在徐匯濱江各個區塊。

  比如層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加利福尼亞太平洋三年展的中國青年藝術家王衛就在西岸藝術中心主會場大門口“種植”了一顆廣玉蘭樹,大樹下由馬賽克地磚鋪設的樹影與真實的樹影位置相反,營造出空間平衡之美;墨西哥藝術家達米安•奧提加(Damián Ortega)的大型裝置作品《失聰的手電筒:打開視圖》懸挂于展館上方,分解成一片片薄片的巨大手電筒重新排列後,與西岸藝術中心改建自飛機製造廠房的挑高空間相得益彰。

  記者了解到,本次西岸藝博會除了進行藝術品展示、交易之外,還將舉行多場專業論壇,包括由佳士得美術學院邀請業內人士暢談藝博會、畫廊、拍賣行、美術館工作和運營經驗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