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銅川路水産市場將變成生態綠地

2017-11-10 09:02:19|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普陀 | 關閉一年,銅川路水産市場原址如今什麼樣?未來會怎樣?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始建於1996年10月的銅川路水産市場,由兩個馬路水産市場合併而來,建築面積約16.38萬平方米,年交易量達到20萬噸,曾被譽為上海人的“海鮮聖地”。一年前,這個擁有20年曆史的上海最大水産市場宣佈關閉。

  如今,普陀區宣佈了一個讓無數居民點讚的消息:佔地21.5萬平方米的真如“綠廊”規劃落地,銅川路水産市場將變成生態綠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這座上海規模最大的海鮮水産交易市場,對於居住在其週遭的我們而言,常年深受噪音、腥臭、路滑等重重問題的困擾。如今的銅川路市場早已清理乾淨,商戶的門面都已封閉,再也沒人會把我們這裡喊作 " 臭街 " 了。今後,我們終於可以安安穩穩在這裡養老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可以看到位於曹楊路邊的市場入口被砌上了水泥,週邊是建造地鐵14號線而搭起的隔離帶,改建工程緊鑼密鼓的進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為了提升區域整體環境,一個名為“明日光谷”的真如綠廊工程規劃落地,工程由同濟設計集團景觀工程設計院主持設計。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據悉,這座長達6公里,總佔地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的真如綠廊工程目前已完成全部設計,未來將成為貫穿整個真如的“中央公園”,預計將於2019年建成。

  真如綠廊為開放式公共綠地:區域內自東向西有電力高壓線走廊貫穿,總面積約21.5萬平方米。片區直接輻射並影響北翼的桃浦和真如兩大重點功能區,貫穿後將成為推動普陀區轉型發展,提升綜合競爭力和整體環境品質的重要戰略舉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設計以“明日光谷”為主題,利用場地高壓特性,通過光電元素,打造集城市記憶、現代藝術于一體的城市聚焦空間,將高壓走廊下的灰色地帶轉變為煥然新生的活力街區,成為商務、健身、休閒、科普的多功能複合場地。

  呼應銅川水産市場的場地記憶,提煉水産元素,營造出一片別具特色的露天展示館與商業港灣。銅川路介面利用“印象之漁”等構築小品承擔記憶展示的作用。漁影碼頭銜接真如地鐵站出入口,沿水域構築弧形連廊,頂棚運用漁網元素構成一片特色親水空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