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馬奔騰在“上馬” 奔跑體驗更加棒

2017-11-13 10:22:29|來源:新華社|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一年一度的上海國際馬拉松11月12日清晨7點再度在外灘金牛廣場鳴槍開跑。伴著溫暖的陽光和湛藍的天空,路跑愛好者們在此完成“上海之約”。這既是城市的美景之旅,也是一場盛大的跑友聚會,更是一次自我身心的挑戰與享受。

  2017上海國際馬拉松發生了一些變化:首度取消了“半馬”,“全馬”名額再度擴充,路線設計更趨完善,殘障人士無礙奔跑……變化的背後,是上海這座城市希望給數萬名跑友們更好的奔跑感受。

  有跑友説,“上馬”沒有變,那也沒錯。金牛廣場的起點,上海八萬人體育場的終點,沒有變;來自南非的莫庫卡以2小時8分35秒撞線,來自埃塞俄比亞的羅茨以2小時22分43秒折桂,去年的男女組冠軍此番成功衛冕,同樣也沒變;一路上熱心的志願者,醫療救護人員,騎行保障團隊,詳細的提示牌,豐富的補給站……這些同樣也都沒有變。

  也有跑友説,“上馬”變了。今年上馬最大的變化,是歷史性地取消了半程項目,“全馬”名額從去年的2萬人增加到2.8萬人,10公里和健身跑繼續保留5000人名額。首次進入“全馬時代”的上海馬拉松,傳遞給跑友“更專業、更嚴肅、更細緻”的理念。正如一位跑友在社交圈説,“馬拉松從來就不是狂歡,而是深思熟慮、身體力行的朝聖”。越來越多的跑友,不是抱著湊熱鬧的心態,而是科學、嚴謹、認真地對待自己的“上馬”之行。組委會晶片計時數據顯示,今年全程馬拉松比賽完成率達到了94%。

  今年,賽道也發生了變化。為了更好地服務2.8萬名全馬跑者,組委會對賽道再度優化提升。賽事新增部分濱江賽段,選取黃浦及徐匯濱江符合賽事規模條件的路段,不僅讓跑者近距離地感受浦江兩岸的景觀文化,體驗濱江新公共空間,更能通過新增的距離減少後半程的折返。賽道還取消了後半程爬升兩次上橋的路線設置,更有利於全馬跑者創造好成績。

  李林東,這位來自重慶的“90後”小夥,是一名聽障人士,賽後的笑容跟當天的陽光一樣燦爛。“2小時39分46秒,我刷新了自己全馬的PB(個人最好成績),好開心。”李林東見到記者,開心地展示自己的成績。這位聽力障礙的小夥子,沒有因為生活對他關上了一扇窗而氣餒,反而用自己的腳步跑出了新的人生。

  “是跑步讓我學會了堅持和奮鬥,在跑的過程中,我跟自己對話,磨礪自己的毅力,雖然身體是累的,但我的心裏是甜的,就是因為熱愛。”李林東説,“當年我第一次跑全馬時,在30多公里的地方因為抽筋就放棄了,坐在收容車裏看著其他跑友衝向終點,我好難過。但是通過不懈努力,我不僅可以完成全馬,而且成績也越來越好了。我體會到什麼叫享受奔跑。我愛上海,明年再來。”

  另一位跑友陸峰則是首次嘗試全馬,雖然“首刷”並不太順利,但他還是堅持完成了比賽。5小時24分30秒的成績談不上好,但是對他來説卻是用第一次全馬開啟了路跑的新里程。一年前,他的體重超過200斤,跑步讓他學會了科學的飲食以及日常鍛鍊的好習慣。“家人的加油給了我很大的動力,跑友的陪伴也讓我打消了放棄的念頭,最後堅持到底。雖然身體有些傷痛,但是心裏真的很滿足。”陸峰告訴記者。

  從家庭跑團到20名殘疾人組成的輪椅跑團,許許多多的跑友在上海國際馬拉松留下自己的足跡,分享著快樂和成就感。二十二年的上馬,承載的不僅僅是跑者厚重的期望,更承載了廣大市民,乃至上海這座城市對於馬拉松賽的支持和熱愛,上馬迸發出的活力、熱情和正能量也感染著每一位跑友、每一位市民。

  奔跑吧,上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