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江南三大藏書樓”之一成危樓

2017-11-17 11:03:43|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清代“江南三大藏書樓”之一如今成危樓!誰來救救書隱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説:書隱樓現貌 新民晚報記者 俞亮鑫 攝

  位於黃浦區上海老城廂的書隱樓,已有250多年曆史,但目前殘破不堪,成了危樓。由於私有産權與文物保護之間存在複雜關係,應該如何採取措施保護這座市級文物保護建築,儘快讓老城廂的這顆“明珠”重新發出光芒……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書隱樓現貌 新民晚報記者 俞亮鑫 攝

  來到坐落于離豫園不遠的書隱樓,門口有塊上海市政府1987年11月17日豎立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但步入院內,只見院內雜草叢生,房屋也因年代久遠已破舊不堪。因修繕需花費鉅資,目前居住於此的郭氏後裔也無力為之,只能守著舊屋度日。文物部門也因這裡是私有産權而無法撥款進行修繕,只能在風雨襲擾、危情不斷時,經常派人前來小修小補而已。整座樓目前在四週用數十根樹榦牢牢支撐,才勉強不讓其徹底倒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説:書隱樓現貌 新民晚報記者 俞亮鑫 攝

  幼年曾住在這一帶的市政協委員朱少偉説,祖母當年曾帶他走過書隱樓,他小時候就知道這是古代大藏書樓。今年,他遇到了一批關心書隱樓命運的熱心人,寫了篇社情民意《對書隱樓保護利用已刻不容緩》。他説,上海書隱樓佔地近四畝,建築面積千余平方米,在歷史上曾與寧波天一閣、湖州嘉業堂齊名,一起被列為清代“江南三大藏書樓”。當前,隨著加強歷史風貌保護、彰顯人文底蘊、提升城市文化魅力越來越受到重視,對書隱樓保護利用的工作不能再繼續停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説:書隱樓現貌 新民晚報記者 俞亮鑫 攝

  書隱樓坐落于上海老城廂天燈弄77號,建於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已有二百五十多年曆史。著名古建築專家阮儀三教授把它視作“清代留存下來最完整的民居”。據考,它是明代後期上海名園——日涉園舊址的一部分。因樓址所在上海縣城中心地帶,故取“大隱隱于市”之意。當步入書隱樓內,居住於此的65歲女主人郭譽文指著堆放在一旁的石雕、木雕説,這還是明代留下的文物。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説:書隱樓現貌 新民晚報記者 俞亮鑫 攝

  書隱樓雖殘破不堪,亟待修繕,隨地堆放老屋中卸下來的石材木料,透著一股塵封的歷史味道。但從它的雕梁畫棟、飛檐翹角、古戲臺等來看,依然能感受到當年這座名樓的豪華精緻。樓內院落,處處可見精美的磚木雕刻藝術,如“周文王訪賢”“八仙遊山圖”“穆天子朝覲西王母”“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等,尤為珍貴。但由於年久失修,屋頂已漏,只能用塑膠紙擋雨。西廂樓坍了一角,只能用一些大腿粗的木柱撐著,防其坍塌。只有四週12米高的防火牆高高聳立,巍然壯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説:書隱樓現貌 新民晚報記者 俞亮鑫 攝

  據記者了解,郭氏家族1881年購得書隱樓後,居住至今已有六代。從上世紀80年代起,相關部門曾多次想購買書隱樓,提出過房屋置換、經濟補償等方式,使書隱樓産權歸國家,由國家出資維護。但因書隱樓産權人分散,且大多在海外,成員意見各異,出售、置換等方案始終未能通過。書隱樓當年只有6家兄弟姐妹,如今,30年過去,産權傳至下一代,産權人已變成了24家,情況更為複雜,協商難度更高。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説:書隱樓現貌 新民晚報記者 俞亮鑫 攝

  但書隱樓作為古建築,是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印跡,即使産權是私人的,作為人文底蘊深厚的建築文物,它卻仍是我們這座城市的寶貴財富。我們有理由共同守護這份文化遺産,絕不能任其在風雨中倒塌,讓文物日漸破落甚至湮沒。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圖説:書隱樓現貌 新民晚報記者 俞亮鑫 攝

  有專家建議,能否邀集分散于各地的書隱樓産權人,做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給予政策優惠,使之配合文物保護,打破解決難題的“瓶頸”。有專家指出,應讓專業機構評估書隱樓的價值,使之作為産權人的股份;再引入政府投資或社會資本,用股份制的模式共同進行運作。有專家指出,政府出資維修,而房屋産權仍屬於個人,這有悖于國有資産的性質;修繕這筆錢應由産權人自己出資,若沒有能力,政府部門可幫助修繕,但應從屋主銀行賬上扣款。專家還表示,我國目前私人産權文物的保護存在“權利義務不對等”的矛盾,這急需通過頂層設計予以解決。如果産權人對建築文物保護沒有盡責,只是一味待價而沽,由此危及文物,是否也應承擔相關責任?書隱樓面臨的困境其實是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