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爛漫秋色,看這座城市的精細化管理
貫穿加拿大安大略和魁北克兩省的“楓葉大道”、被喻為“調色板”的美國黃石公園、古樸建築與紅葉林交相輝映的日本京都嵐山……秋色,已成為諸多城市、地區乃至國家的名片。
作為國際大都市的上海,自然也不能讓秋色缺席:被譽為“金光大道”的四平路,每到深秋,從樹杈到街面鋪滿銀杏,漫步其間,宛如置身童話世界;在武康路,伴著濛濛細雨看滄桑建築,緩緩飄落的梧桐葉則令人有穿越之感,仿佛夢回近代……如今,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發佈的“賞秋地圖”已包含42條賞秋路段(區域)和49個秋色公園,並連續5年推出落葉景觀道路。從前天起,上海今年公佈的29條落葉景觀道路,已全部實施“落葉不掃”。在最美時節實行“落葉不掃”,讓街區更適合漫步。
爛漫秋色,讓人大飽眼福,也映照出一座城市對生態和諧的追求、對人文關懷的重視。許多人看到因秋色而自信的上海,卻未必知曉這背後的付出。秋色,其實蘊含著複雜的城市管理學問。
春有花成景,秋有色多彩
市綠化市容局近日公佈29條上海落葉景觀道路,涉及黃浦、靜安、徐匯、長寧、虹口、普陀、松江、青浦、金山等9個區,比去年公佈的多出11條。不過,有市民發現,今年一些落葉景觀道路的效果沒有往年理想。比如11月15日,記者在思南路(建國中路至復興中路)看到,行道樹主力梧桐樹的“頭髮”只黃了兩三成,落葉量還不多,尚未形成“地毯”。掉落的絕大多數是枯葉,主要是褐色,色彩比較單一。
對此,上海植物園高級工程師王玉勤表示,今年夏季的高溫、乾旱天氣,讓不少植物受傷,葉子還沒變顏色,就已經焦枯掉落。加之,近期雨水多、溫差不大,也不利於葉片變色。不過,好在本週上海終於迎來一波強勁冷空氣,且雨水比上周少,一些挺過炎夏、底子較好的色葉植物葉片中的水分迅速減少,促使葉片變色且變得更鮮艷,也更容易掉落。説不定,到了本月末下月初,上海秋色會迎來一波“反轉”。
看來,秋色要靠天“吃飯”,而專家介紹説,上海的氣候條件十分不利於色葉植物變色——夏季頻繁的高溫天氣、秋初就開始的大幅降溫、晝夜溫差和連綿陰雨,這些都會影響到色葉植物變色的早晚以及色葉期的長短。所以,上海美麗的秋色背後,藏著綠化科研工作者的汗水。上海市綠化管理指導站副站長許曉波説,自2004年起,上海就啟動“春景秋色”工程,大面積種植春天開花、秋天變色植物,形成“春有花成景、秋有色多彩”的景觀。
為實現這一目標,上海綠化科研工作者將數千種植物作為研究對象,反復栽種試驗,跟蹤實效。不少植物反復栽種,仍無法適應上海的氣候環境,逐漸退出舞臺,如曾經引入的杜英、樂昌含笑、銀荊等,目前在上海幾乎絕跡。科研工作者篩選出適合上海氣候的近百種彩葉喬木、花灌木,還從歐美等地引進適應性很強的色葉植物,形成上海海納百川的秋色。
懸鈴木,就是上海栽種至今綜合能力最強的秋季色葉植物和行道樹樹種。從功能看,懸鈴木夏季樹冠碩大,遮陽效果好;秋季落葉,色彩豐富,有很高的景觀價值;冬季透光效果佳。從適應力看,懸鈴木能適應城市貧瘠的土壤等不良環境;從日常養護看,懸鈴木耐修剪;從對空氣的凈化效果看,懸鈴木葉片寬闊,表面有毛,吸納空氣中顆粒物的效果好于許多樹種。如今,上海的行道樹超過100萬株,三成是懸鈴木。
納塔櫟則是上海秋色裏的“新貴”,衛清西路(亭衛南路至學府路)是上海首條大規模栽種納塔櫟的道路,共種植300多株。許曉波透露,納塔櫟抗凍耐寒,抗城市污染,氣候適應性強,上海很早就有意引入,但考慮到缺乏經驗,對其宜栽性、適應性、安全性等情況還未充分掌握,因此做了長期跟蹤研究和試種,前後花費近10年。在大規模推廣到金山區之前,上海還在濕度較高的黃浦江上游水源涵養林內試種了一批納塔櫟,這批納塔櫟生命力頑強,即使遭遇被水長期浸泡等極端情況,也存活了下來。
和納塔櫟類似,北美楓香也經歷十多年的培育觀察期。在奉賢區南亭公路(滬杭公路至環城東路)種植了700多株,使得南亭公路成為滬上種植北美楓香最多的道路。虹口區虹灣路(江楊南路至水電路)也以北美楓香為特色,新晉為上海首條北美楓香落葉景觀道路。
此外,上海近年來成功引種的秋色葉植物還有銀杏、烏桕、黃連木、楓香、無患子、紅花槭“夕陽紅”、紅花槭“十月紅”、紅花槭“秋之火”、雜種元寶槭、挪威槭“皇家紅”、南天竹“火焰”、密實衛矛等。除了色葉植物,觀果植物也是秋季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觀果植物的果實大多色彩鮮艷,果實形狀觀賞性強,許多種類還是鳥類的重要食源。上海有意識地對觀果植物進行利用,也形成美麗的秋季景觀。近年來,上海成功引種的優良觀果植物有火棘系列、油柿、延平柿、浙江柿、老鴉柿、小花毛核木等。
落葉選址還得“氣質”吻合
在綠化行業,有句話叫“三分樹,七分人”,説的是秋色的營造,除了要有秋季色葉植物打基礎,更關鍵的是人為的設計規劃和養護管理。
翻閱29條上海落葉景觀道路名單,不難發現,大部分是思南路(建國中路至復興中路)、余慶路(衡山路至康平路)、衡山路(宛平路至天平路)、復興西路(高郵路至永福路)、武康路(湖南路至五原路)這樣的老牌街道,而它們主要栽種的都是梧桐樹。
“黃浦區秋色茂盛的街道不少,落葉景觀道路為什麼只有思南路一條?關鍵是許多行道樹與道路整體氣質的契合度還不夠。”黃浦區綠化市容局環衛管理科科長王明生表示,思南路上遍佈著復興坊、思南公館、孫中山故居等歷史建築,有梧桐樹和落葉的點綴,整個街區文化氛圍愈發濃厚。而黃浦區其他街道雖有較好的懸鈴木資源,但兩邊商業項目較多,總覺得不太協調。
徐匯區落葉景觀道路的選擇也是基於相同的考慮。比如武康路上有武康大樓、巴金故居、宋慶齡故居等歷史建築,衡山路上有百代小紅樓、凱文公寓、上海美童公學等歷史建築,它們與梧桐樹有著不解之緣。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沙永傑説,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衡復歷史風貌區進入快速建設期,大量西洋別墅、行道樹、有軌電車軌道等建築和市政設施逐漸成型。其中,以梧桐為主的行道樹奠定了這一區域基本的市政道路格局,它們既是上海幾代人的生活印記,也是上海海派風情的標誌物之一。
“上海的落葉景觀道路不求數量多,而是要控制數量,精益求精。”上海市市容環境品質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將落葉景觀道路視為重要的窗口和名片,評選十分嚴格,除了落葉景觀要符合所在道路的整體風格,還有幾個主要門檻:第一,相關道路栽種的樹種要有一定落葉量,色彩要豐富些,能保證景觀效果;第二,落葉不能影響所在道路暢通,路幅要有相當寬度。
讓落葉“油畫”更加漂亮
在打造秋色上,上海還有一條“底線”:秋色不能影響城市安全。以11月15日上海29條落葉景觀道路中有9條率先實施“落葉不掃”為例,既要在特定時段保留落葉供路人欣賞,又要兼顧整體道路的整潔舒適,這背後有清掃員的智慧和汗水。
普環二分公司的清掃員韓傳菁在桐柏路、棗陽路、杏山路一帶工作十幾年,她説,每當落葉季節到來,這一帶每天兩個班次總共能收集十幾車落葉。近幾年,花溪路(楓橋路至桐柏路)、桐柏路(棗陽路至梅嶺南路)被選為落葉景觀道路,清掃員的工作量也增加不少。
“雖説落葉不掃,但不是完全不掃。”韓傳菁説,要有選擇地清掃落葉,只讓人行道及下街沿(靠近人行道)的一部分覆蓋落葉,不影響交通與出行安全;發現葉片堆得過厚,造成火災隱患或堵塞下水口,要削減落葉厚度,去掉關鍵部位積葉;遇到雨天、霧霾等特殊天氣或城市重大活動,一般也不留落葉,隨落隨掃。到了晚上七八點,清掃員還要清掃掉留在道路上的所有落葉,不讓它們過夜,讓路人次日有“新鮮”落葉欣賞。
為保證“純粹”的落葉景觀,清掃員每天對道路採取“撿拾保潔”,清除隱匿在落葉中的垃圾,只留下乾淨的落葉供路人欣賞。如果落葉堆得不均勻、不美觀,就要用掃帚把多餘的落葉掃去“支援”落葉稀少的地方,有些清掃員開玩笑説,現在要學點繪畫技巧,這樣才能讓路面上的落葉“油畫”變得更加漂亮。
這些細緻的要求,增加了清掃員的工作量。負責清掃思南路的楊偉勇表示,落葉季節的工作強度估計比平日大20%。原本掃乾淨就行,現在要把一部分落葉留到晚上再掃,增強了清掃員的夜間勞動強度。好在絕大多數市民對特定季節的“落葉不掃”表示歡迎,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會慕名而來,尤其是攝影愛好者,看到他們的笑容,聽到他們的感謝,再累也覺得有意義。
枯枝落葉全生命週期管理
上海堅持在締造秋色的同時,對秋色實施全生命週期管理,以落葉為例,既要管理落葉植物的品種、景觀效果,又要考慮讓落葉發揮餘熱,被資源化利用。
除29條落葉景觀道路,上海還有許多綠地和公園也具備“落葉不掃”的條件,他們因地制宜對枯枝落葉進行循環利用。在上海植物園,一棵已有100多年曆史的南紫薇已進入色葉觀賞期,樹下堆滿紅、橙、黃、褐等顏色的落葉,美不勝收。王玉勤説,11月中下旬到12月初,園內的銀杏、雞爪槭、烏桕、楓香、紅楓等色葉植物將陸續迸發出鮮艷的秋色,它們的落葉也是一道別致的風景,上海植物園會在天氣晴好時有選擇地保留一些道路和草坪上的落葉,如植物大樓附近的大草坪,若時機合適,就會通知清潔員暫時不要清掃。
遠離道路和草坪的樹叢內,如果有落葉,一般不會清掃。專家介紹説,落在土壤上的落葉,可以拌到土裏,根據不同季節,短則兩三個月,長則半年,自然降解成肥料,還能讓土壤變得疏鬆,透氣透水。秋冬季的落葉,對於抗寒能力較差的樹木而言,還有一定保溫作用。據介紹,上海植物園內的落葉,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嘗試自然降解,至今,八九成可以通過綠色循環自我消化,一年可減少15%到20%的有機肥用量。
對於沒有場地條件堆放大量枯枝落葉的街道、社區,上海正在試點循環利用項目。在上海植物園內,一個園林廢棄物處置利用項目已悄然運作了11年,這裡一年可以消納五六千噸枯枝落葉等園林廢棄物,主要來自徐匯、閔行、長寧等區,以及上海植物園和上海辰山植物園。記者昨天在該項目的基地內看到,一車徐匯區運來的苗圃枯枝經過簡單分揀,被送入粉碎機內,加工成較為大塊的粗料。粗料再被送入另一台粉碎機,進一步加工成粉末狀的細料。此後,細料被堆放進大棚,噴灑生物菌劑,根據溫度高低,一般自然發酵兩到四個月,就能成為有機介質。最終,這些枯枝落葉製成的有機介質還會回到原料的産生單位,用來改善綠化土壤。
2007年,上海辰山植物園20畝的引種苗圃為改良土壤,使用其枯枝落葉製成的有機介質,經過兩到三年試驗,土質變得疏鬆、透水、通氣性佳,土壤由鹼性改良為弱酸性,苗木成活率明顯提高。該項目至今仍在運作,累計改良土壤300多畝。
隨著技術水準提高,更多枯枝落葉的資源化利用項目正不斷涌現。據上海植物園綠化工程有限公司項目主管范立剛介紹,經過加工,枯枝落葉可以製成供發電的燃料棒,還能變成園林綠化的土壤覆蓋物,有效減少水土流失,也可以和塑膠結合,製成環保的建築板材。目前,國內已有不少企業正在進行相關産品的研發,屆時,上海的枯枝落葉有望成“香餑餑”,實現市場化的閉環管理。
上海29條落葉景觀道路
思南路(建國中路至復興中路)梧桐樹黃浦
巨鹿路(富民路至常熟路)梧桐樹靜安
光複路(普濟路至長安西路)香樟樹、銀杏靜安
運城路(宜川路至廣中西路)梧桐樹靜安
余慶路(衡山路至康平路)梧桐樹徐匯
衡山路(宛平路至天平路)梧桐樹徐匯
岳陽路(建國西路至東平路)梧桐樹徐匯
復興西路(高郵路至永福路)梧桐樹徐匯
永福路(復興西路至湖南路)梧桐樹徐匯
湖南路(永福路至武康路)梧桐樹徐匯
武康路(湖南路至五原路)梧桐樹徐匯
四平路(海倫路至大連路)銀杏虹口
安汾路(南泗塘河至逸仙路)銀杏虹口
虹灣路(江楊南路至水電路)北美楓香虹口
溧陽路(四平路至四川北路)梧桐樹虹口
花溪路(楓橋路至桐柏路)梧桐樹普陀
桐柏路(棗陽路至梅嶺南路)梧桐樹普陀
新華路(淮海西路至楊宅路)梧桐樹長寧
龍溪路(虹橋路至劍河路)梧桐樹長寧
番禺路(新華路至延安西路)梧桐樹長寧
愚園路(鎮寧路至定西路)梧桐樹長寧
茅臺路(遵義路至威寧路)梧桐樹長寧
虹古路(古北路至北虹路)梧桐樹長寧
北內路(中山東路至樂都路)梧桐樹、槐樹松江
園中路(南青路至思賢路)梧桐樹松江
文誠路(園中路至人民北路)梧桐樹松江
谷陽南路(松匯中路至中山中路)梧桐樹松江
華樂路(青湖路至盈港東路)銀杏青浦
金一東路(滬杭公路至新城路)梧桐樹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