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上海博物館如何選擇國寶重器

2017-11-28 13:36:44|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揭秘 | 上海博物館如何選擇國寶重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_副本

  每一個博物館都有上萬件珍貴藏品,要選擇哪幾件文物登上電視熒屏,承載一方土地的文化內核,解讀其後的中華文明,對於節目組與博物館而言是精中選精的難題。九大博物館(院)來自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和文化聚集地,“國寶重器”熒屏會師,力圖呈現最頂級的國寶、最傳奇的故事、最有趣的解讀、最忠誠的守護、最驚艷的展覽、最驕傲的歷史。

  此次登上熒幕的27件國寶分別是:

  石鼓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 各種釉彩大瓶(故宮博物院)

  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儀仗圖》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杜虎符 (陜西歷史博物館)

  越王勾踐劍 曾侯乙編鐘 雲夢睡虎地秦簡 (湖北省博物館)

  皿方罍 辛追墓T形帛畫 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壺(湖南省博物館)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坤輿萬國全圖(南京博物院)

  大克鼎 商鞅方升 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上海博物館)

  玉琮 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 寧波“萬工轎”(浙江省博物館)

  婦好鸮尊 雲紋銅禁 賈湖骨笛(河南博物院)

  銅鎏金木芯馬鐙 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萬歲通天帖》卷(簡稱) 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卷/《洛神賦圖》卷(簡稱)(遼寧省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認為,這些國寶應該是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的結合,不對文物人為進行明星化和話題式的處理,“否則觀眾就會走進一種誤區,一進博物館就直奔明星藏品。我們不希望節目給觀眾帶來困惑和誤讀,而是真正呈現悠久的、燦爛的國寶”。

  上海博物館選擇的三件國寶分別為大克鼎、商鞅方升和緙絲蓮塘乳鴨圖。大克鼎是青銅轉變期的典型代表,清朝末年就跟大盂鼎、毛公鼎並稱為“海內三寶”。 商鞅方升作為戰國時秦國標準計量器,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緙絲蓮塘乳鴨圖使用緙絲工藝,幅式巨大。彩色緯線緙織細密,通經回緯,絲絲縷縷皆勻稱適宜、分明,在現存宋代緙絲畫作傳世作品中屬上乘之作。

  上海博物館作為頂級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如何在浩瀚璀璨的上百萬件文物中選擇精品中的精品,並用90分鐘時間呈現在億萬觀眾面前,是一道幸福又困擾的選擇題。“我覺得九個博物館這二十七件寶物一定是有一個頂層設計的,這個頂層設計是把最重量級的、最有吸引力、最能夠講故事的文物挑選出來,這裡面還要兼顧到九大博物館整體上的平衡。”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介紹,此次挑選文物由上海博物館中最有優勢的一些文物類別入手,從青銅、陶瓷、書畫、工藝這四大門類裏面來進行考慮,挑選代表中國古代藝術文明的、最有厚重力量的、有代表性的文物,而且還要考慮到和其他八個博物館之間整體上的平衡和搭配。

  據悉,易烊千璽作為“國寶守護人”守護了一件上博“國寶”,而上博館長楊志剛則作為“守門人”的角色參與了節目錄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