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部戲救活一劇團 小劇團也能有大作為
“寶山滬劇團(現為上海寶山滬劇藝術傳承中心)是一個基層的小團,他們的作品聚焦了我們這個時代裏的大情懷、大感動。”在今天舉行的滬劇《挑山女人》創作演出五週年系列活動研討會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如是説。
圖片説明:滬劇《挑山女人》經典版劇照
滬劇《挑山女人》根據安徽省休寧縣齊雲山女挑山工汪美紅的真實故事改編,成功塑造出主人公威而不悲、柔中有剛的生命擔當。自2012年10月26日首演至今,《挑山女人》演遍了大半個中國,累積演出場次263場,觀摩人數超25萬人次。《挑山女人》先後獲得了包括“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優秀劇目獎”、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在內18個重要文藝獎項。主演華雯憑藉出色詮釋“王美英”一角,摘得“二度梅”和“文華表演獎”。
一部戲救活一個劇團,小劇團如何成就大作為?
“如果不是《挑山女人》這齣戲,我們還不知道寶山有滬劇團。”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尤存説。“《十五貫》是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挑山女人》則是一齣戲救活一個劇團。”《中國文化報》副總編趙忱認為這啟發了戲曲在當下發展的模式。
“《挑山女人》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一張報紙,這個真實的故事感動了我們,我們有一種強烈的創作慾望想去表達這種感動。”在研討會上,華雯代表主創團隊分享了創作的過程。她還表示,作為滬劇的從業者,我們要把滬劇藝術的傳承做好。趁著滬劇《挑山女人》創作演出五週年系列活動,上海寶山滬劇藝術傳承中心推出《挑山女人》傳承版,由青年演員主演。
圖片説明:滬劇《挑山女人》傳承版劇照
上海市文廣局藝術總監吳孝明表示,《挑山女人》給我們提出了幾個思考,一個是思考小與大,小劇團照樣能開創大天地;第二個是弱與強,小團弱怎麼走向強?滬劇表演藝術家馬莉莉回憶了寶山滬劇團如何把一個原形人物搬上舞臺,“華雯帶了團隊和編導去體驗生活,從創作到排練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中國戲劇雜誌社》副主編李小青表示,她被創作團體精益求精的精神打動。《挑山女人》匠心之處特別多。比如,在劇情説明書中的大劇照上,人物服裝注重細節,有磨破的袖口等。
很多專家認為,《挑山女人》的成功也是寶山滬劇團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定位,找到了適合劇種的選題。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總經理楊紹林説:“滬劇適合説故事,適合挖掘人物關係。更重要的是寶山滬劇團找到了適合這個劇種特色、基因優勢的一個選題,找到了適合該劇團的戲。”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萬素表示,滬劇最擅長于説和唱,劇中老挑夫工唱的挑山調,既推進劇情也有點評的意思。這個是種情感的詩意的表達,非常好。
對於現代題材的創作,哪些經驗可以借鑒?
對於滬劇《挑山女人》的成功,尤存認為解讀的空間很大,“值得我們通過這個案例去剖析創作、演出的規律,總結梳理出一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推動上海的文藝界做出更多現實主義題材力作。”
王馗還認為《挑山女人》對現代題材的創作是極具示範性的創作引導。首先,做到了以情感人。其次,避開了狹隘的題材創作的誤區,把話劇演出了戲曲的味道。另外,把視角放到普通人物上。最後,避開了戲曲對社會主流價值觀機械的表達,是把人物感傷快樂等的抒發跟生命的承載結合起來,特別是這樣一部作品不僅僅是展現人,而是用人的成長來推動藝術的持續成長。
中國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毛時安説:“《挑山女人》為什麼感動我們,因為它抓住了背後的核心內容,就是挑山女人的挑山精神。”《挑山女人》一路走來,秉承著一股昂揚向上、無怨無悔的“挑山”精神,既體現了上海文化不拘泥于地域的包容大氣,也彰顯了廣大文藝工作者反映現實、關注當下的文化使命感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