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志願服務精準對接需求,讓百姓獲益
12月5日,在南京東路永安百貨前的學雷鋒志願服務站,全國勞模陶依嘉(左一)擔任首日值守志願者,為廣大市民遊客提供志願服務。 本報記者 海沙爾 攝
12月5日是第32個國際志願者日。今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利用影像發聲的社會研究方式,在院內採集聆聽來自患兒與家屬的真實需求。“志願者工作不是為做而做,我們希望他們的付出是真正有效、有價值的。”兒中心黨委副書記、上海市醫學會醫務社會工作學專科分會主委季慶英説,通過這次影像發聲,醫護人員聽到了平時不了解的患者需求,“志願者資源未來能更精準地運用,讓百姓真正從中獲益。”
“種子在,人在!”
血液腫瘤科可謂是兒中心的“王牌學科”。近年來,隨著移植專業的迅猛發展,骨髓移植量逐年攀升。然而,護送骨髓是一項頗具難度的工作,“不能經過射線照射,保存溫度要控制在2℃至8℃,每15分鐘要振動搖晃一次。”血液腫瘤科護士長周芬告訴記者,這項工作只能由具有專業知識的醫護人員來完成。
2005年,一支由科室醫生、護士、文員自發組建的“陽光護髓隊”孕育而生。還記得,有一位文員曾在首次護送時就遇到飛機誤點,貯藏用的冰塊只夠6小時,但航班至少要等待8小時。心急如焚的她想起護髓隊的口號,“我們手中捧著的是生命的種子,種子在,人在!”她緊急聯繫機場服務人員尋找多餘的冰塊,整整8小時,她和護送的骨髓寸步不離,無暇吃飯,甚至進廁所時也帶著箱子。14小時後,她終於返回醫院平安完成任務,自己卻因低血糖而暈倒。
10餘年來,這支隊伍穿梭于全國各地20余個骨髓庫和醫院,各個機場與火車站都是她們漂泊的“家”,將500余位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安全護送回院,接到患兒身邊。
吸著氧也要做急救培訓
在兒中心兒童重症監護病房(PICU),醫護人員經常會遇見令人痛心的病例:誤喝農藥、高空墜落、嚴重燙傷……有些患兒因送醫不及時錯過最佳搶救時機,造成遺憾的後果。醫護人員開始思考:為什麼有些父母甚至沒有最基礎的急救知識?是否可以減少孩子的意外傷害幾率?
2014年,在重症醫學科主任李璧如的帶領下,“托起生命的希望”項目落地。24位培訓師都來自院內經過美國心臟協會(AHA)認證的導師,目前已累計培訓幼兒園家長、老師、兒童照顧者、地鐵工作人員、漁民、郵輪船員、學生及醫務人員上萬人次。今年,志願服務隊又走出醫院,在上海地鐵6號線開展“5分鐘心肺復蘇”公益培訓,2個月以來,已累計培訓300余位地鐵乘客。
重症監護室護士長陸華説,還有一場特殊的急救課程走進了西藏。“培訓師需要現場教學心肺復蘇,但西藏地區海拔高,空氣稀薄,大家一邊吸氧,一邊為當地的6位教師進行了規範演示。”歷時一天的培訓後,西藏教師感慨萬分,“這些從上海傳來的先進知識,可能會在偶然的時候幫助到孩子們,讓他們免受意外傷害帶來的痛苦與創傷。”
讓先心病患兒“敢出院”
球球是雙胞胎姐妹中的妹妹,出生時只有1500克體重,還患有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1個多月大時,就進行了開胸手術。由於疾病複雜,球球術後在重症監護室住了很久。好不容易病情平穩些了,家人卻不敢接走:孩子太小,又開了大刀,出院後,該如何照護?
“像球球這樣‘不敢出院’的患兒有很多。”心胸外科主治醫生朱麗敏介紹,複雜性先心病術後患兒可能會出現肺部並發癥,導致呼吸機一直拔不掉的問題。但除了後續治療外,家長掌握居家照護的技能是絕不可缺少的。
為此,小兒心臟病重症監護病房(CICU)的醫護人員發起了“與心共鳴,暢快呼吸”計劃,利用業餘時間,每週義務為家長進行家庭呼吸照護的宣教和指導,促進患兒恢復,減少出院後由於呼吸道症狀再次來院就診的發生率。
為了能更好提高患兒的生活品質,小組中一位護士還設計了一整套適合小嬰兒做的“呼吸操”,調動起家長的積極性,“患兒離開醫院之後,我們依然記挂他們的健康,希望讓家長能成為半個呼吸康復師,為孩子的日常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