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7中國法律論壇滬上舉行 律師解析最新政策法規動態
一年來,國內外的投資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一帶一路”給中外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有怎樣的風險需要防範?一年來,國內在知識産權保護、電子商務等方面出臺或修訂的法律法規該如何解讀?今天下午,2017中國法律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國際知名律師事務所貝克·麥堅時的代表律師們結合熱門的案例以及自身執業經驗和與會嘉賓們分享了業界的最新動態。
上海自貿區首個中外律所聯營辦公室深入合作
貝克·麥堅時和北京奮迅律師事務所在自貿區內的聯營辦公室是首家獲上海司法局核準的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辦公室。至今該聯營辦公室已經運營三年,貝克·麥堅時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張大年介紹了該聯營辦公室的最新運營情況。
據張大年介紹,截至今年9月,雙方已向聯營辦公室派駐律師20名,為相關企業提供國際和中國的相關法律諮詢,兩家律所在業務上互通有無,既努力提高各自的市場競爭力,又在更廣泛的領域尋求合作,希望把雙方的業務優勢發揮地更好。
據統計,截至2017年9月,聯營雙方的合作項目和事項已達300多個,涉及知識産權、企業兼併收購、反壟斷等方面。在業務合作的基礎上,雙方在市場推進、品牌塑造、人員培訓、經驗分享等方面都有合作。
“我們希望可以進一步擴大雙方的合作和領域的規模,為更多企業引進來、走出去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張大年説。
中外投資政策變化現場解讀知識産權保護有突破
一年來,國內外的投資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一帶一路”給中外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有怎樣的風險需要防範?律師結合國內法律法規的修訂、出臺,分享了各自的解讀。
“這一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項目的交易完成風險明顯增加,外國企業對中國公司能夠順利、及時完成交易有很多顧慮,這對我們談判帶來不利。”合夥人吳昊律師分析了國內相關政策的變動。他表示,對於中國企業的境外投資監管主要是針對房地産、娛樂業等領域的不理性投資,“但從政府的政策來看,對於中國企業的境外投資還是十分鼓勵的。”
施淼律師則更關注外商在中國投資的變化。她從十幾年來政策環境的變化分析了外資在中國發生的變化。從産業結構上看,外商在國內的投資從最初的勞動密集型、低成本製造業向高端製造業、服務業領域過渡;從地域上來看,外商投資從最初的集中在沿海開始向中西部輻射;從投資載體上看,經歷了從合資企業到獨資企業又重回合資的狀況;而在綠地投資上,純生産型企業比較少。跨國企業把越來越多地把研發中心、總部轉移到中國,除了看重中國的市場,同時以中國為中心輻射亞太,甚至“一帶一路”國家,對於外資企業來説是重大利好。
在知識産權保護方面,魏永強律師認為針對侵犯知識産權的行為,法院判賠金額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專利法的修改為例,他舉例説,目前賠償的最高金額是100萬,而新的條款則將賠償金額提高到500萬,同時1-3倍懲罰性賠償規定的設立更是大突破。“近年來,知識産權法院受理的案子越來越多,一方面是賠償金額的激勵,另一方面説明權利人的維權意識在增強。”
阮振宇律師的解讀主要圍繞電子商務立法發展展開。他表示,電子商務法中增強電商平臺在知識産權保護的責任。而電子商務立法具有一定前瞻性。“中國電商發展業務有自己的路徑,既能解決問題,又為後續發展留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