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郵票黨課"方寸間看紅色足跡

2017-12-07 09:17:07|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方寸之間看紅色足跡 "郵票黨課"講述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的故事

  在閔行江川路街道,黨員聆聽著一堂堂特殊的“黨課”,課上的主角是一枚枚珍貴的郵票。千余枚郵票在方寸之間向人們講述著國家的發展、歷史的變遷、中國共産黨的誕生,講述著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的動人故事,同時傳遞著十九大精神。

  6日下午,江川路街道社區黨建服務中心副主任吳恒憶正在製作一張很特別的“日程表”,從週一至週日,上面幾乎排滿了預約的名字,而這些都是慕名前來聽“郵票黨課”的單位和黨員。“其實,我們原來只打算上五天的課,沒想到太受歡迎了。”吳恒憶説,由於需求量很大,服務中心只能一再推遲課程結束的時間。

  記者看見,17部、52框、2000多枚郵票,分為三大展區,分別為歷史篇、領袖篇、航天篇。在“一大”展區,一枚標有“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的郵票特別引人注目,郵票上清楚地展示了嘉興南湖的紅船,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召開,因有法國搜查人員介入逮捕,會議被迫終止,轉至嘉興南湖的一艘船上進行。

  在“十九大”展區,一枚顏色鮮艷的郵票十分醒目,“19顆心圍繞著黨徽,背景上還有國際歌的曲譜,這些都有著其特殊的含義。”既是收集者又兼顧講解的楊德福指著這枚小小的郵票,仔細和記者説起它背後的故事。

  由於閔行地區還有著航天産業,為此,“郵票黨課”還專門開設了航天展區,一張“神舟6號”載人飛船的搭載封堪稱彌足珍貴。“這可是一枚上過太空的郵票。”楊德福説:“一共就發行了50枚,這個編號0003,是有公證鋼印的”。

  而説起這些珍貴的郵票,則要感謝為這次“郵票黨課”提供寶貴資料的閔行職工集郵愛好者協會,17名集郵愛好者整理出自己珍藏的郵票,每一枚都花費了不少心思。為此,職工集郵愛好者協會副會長楊德福,還和秘書長徐正炎、理事姚滬等10多人一起,甘當起了志願者。他們仔細翻閱十九大報告,從中尋找關鍵字,然後再從眾多郵票中一枚枚配對,分門別類。也正是因為有了細緻和週密的準備,才能讓大家全面地了解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一大”到“十九大”的“郵票故事”,見證了中國共産黨的歷史。

  為了能更好地發揚十九大精神,多名老黨員也成為“郵票黨課”的老師,走上講臺。他們有的是退休老幹部,有的來自學校,有的來自社區,這些老同志為了備好黨課都付出了很多。這些黨課涵蓋了中國共産的歷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的進程、中國航天發展的概況、拼搏鑄就奧運夢等等。郵票以小見大,讓黨課一下子“活”了起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