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召開學習“公共圖書館法”宣傳座談會

2017-12-20 10:25:41|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公共圖書館法”明年1月1日施行,上海召開學習宣傳座談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圖説:座談會現場 網絡圖

      12月18日上午,上海組織召開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座談會,邀請市、區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各級公共圖書館代表,專家學者和高校圖書館代表,圍繞上海公共圖書館事業在新時代朝什麼方向前進、堅守什麼發展原則、承擔什麼歷史重任,以及上海如何依法進一步創新發展方式和發揮引領示範作用等方面展開座談討論。會議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圖書館行業協會、上海市圖書館學會、上海圖書館共同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以下簡稱“公共圖書館法”)將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公共圖書館法具體規定了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運行、服務、管理和保障等,讓民眾享受到更多更優公共文化服務,增加民眾文化獲得感和參與感,對於進一步健全完善我國文化法律制度、促進公共文化和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圖説:浦東圖書館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上海圖書館館長陳超認為,公共圖書館法明確了公共圖書館的工作方向,要加強上海市中心圖書館轉型與創新探索,積極推動公共圖書館行業體制和機制創新發展,以上圖東館建設為契機,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功能整合共享;積極推動數據資源開放,促進線上線下服務新業態的形成。公共圖書館法也為上海市圖書館行業協會的發展明確了定位,進一步團結圖書館全行業,推動各級各類圖書館與社會廣泛合作,增強公共圖書館與社會發展的關聯度;推動全民閱讀推廣蓬勃開展,促進人與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局長于秀芬指出,要加強學習培訓和社會宣傳,2018年“公共文化萬人培訓計劃”要重點對圖書館行業全員從業人員開展公共圖書館法培訓,加強從業人員的依法執行力。依法依規,以需求為導向,以功能建設為主要內容,以資源融合為突破點,完善各級圖書館設施網絡。各區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符合本區特色的總分館制建設方案,將居村圖書室及各類創新服務點也納入區級總分館管理體系,實現資源整合與分級管理,有效服務覆蓋“最後一公里”。推進全市圖書館理事會制度建設,確保公益目標,激活內部潛能,力爭到2020年全部完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圖説:靜安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 資料圖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李銘珅 攝

      于秀芬指出,上海的公共文化建設要走在全國前列,打響“上海文化”品牌,要在服務監督評價機制、服務標準化建設、基層服務點延長開放時間、完善圖書配送體系等方面穩步推進,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成果,讓公共圖書館事業服務於百姓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並讓公共圖書館事業成為上海“文化名片”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胡勁軍要求,政府要加強主導,提高文化治理能力,加大政府監督指導和社會參與,提升城鄉發展平衡。堅持不懈推廣全民閱讀,創新服務內容方式,合理引導市民閱讀,激發閱讀組織活力。圖書館要利用大數據分析向市民精準推薦圖書,與出版界緊密聯繫,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圖説:上海圖書館的無障礙圖書閱覽室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

       胡勁軍要求,要推動文化改革向縱深發展。推進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改革,上海圖書館要為全市在管理模式創新方面積累經驗、樹立示範。深化中心圖書館服務內涵,發揮科學智庫和科技引領作用。兼顧適度集聚與佈局均衡,充實文化設施內涵與功能,通過資源整合開拓城市閱讀文化空間。胡勁軍強調,上海的文化服務要精確到達每一個市民,讓“毛細血管”通電,通過四級公共文化配送體系把公共文化服務送到“毛細血管”的末端,以立法為保證,增強資源支持,發揮社會的力量,實現城鄉服務均等,讓公共文化服務的作用、資源和效能體現到基層,體現到每個人,讓老百姓感受到文化的溫度、服務的熱流,讓每一個人都有文化獲得感。

       胡勁軍強調,在上海廣大市民知識學習的新長征上,上圖和市少兒館要成為兩大高高飄揚的知識旗幟,引領上海市民的科學文化素養和觀念理念實現大踏步的進步。要以建設上海圖書館東館、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新館為契機,不斷挖掘,補齊短板。上海的圖書館服務體系作為“上海文化”的重要內容,要以持久的活力為“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提供無可替代的服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