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發展論壇在滬召開

2017-12-20 10:24:29|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發展論壇在滬召開 國內最大幹細胞醫院明年啟用

  第13屆中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産業發展高峰論壇暨3000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臨床移植研討會日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位血液科、婦産科、兒科專家教授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幹細胞領域的應用熱點及發展前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本屆大會主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幹細胞集團首席科學家、江蘇省血液研究所所長阮長耿院士,上海市醫學會血液學專科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仁濟醫院血液內科主任侯健教授聯合擔任。阮長耿院士代表全體參會專家作開幕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名譽所長王振義院士作題為《臍血治療血液病及其進一步利用的探討》的專題報告,拉開了本屆峰會交流研討的序幕。

  記者從論壇上獲悉,33歲的上海白血病患者曹女士經過配型檢索,在上海、重慶、陜西、蘇州幹細胞庫各配到了一份符合移植需求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研究員對各項指標數據進行了反復的仔細對比,最終選定了陜西庫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其餘三份則作為移植備用。今年12月6日,曹女士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部進行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成為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000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臨床移植。

  白血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惡性疾病。近年來,全球白血病發病率不斷上升,目前全國有500萬白血病患者,其中一半是兒童,每年仍然以8萬左右的人數在遞增。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治療白血病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據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王椿介紹:“相對於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臍帶血具有來源豐富、獲取便捷、資源純凈、移植物抗宿主反應輕、治療費用低等優點,除了已能有效治療白血病、再生性障礙貧血等幾十種疾病外,它能治療的疾病種類還在不斷增加”。

  據專家介紹,血幹細胞是所有造血細胞和免疫細胞的起源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歸巢(即定向遷移至造血組織器官)潛能。它不僅可以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還可跨系統分化為各種組織器官的細胞。造血幹細胞可以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等)、血紅蛋白病(如地中海貧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代謝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實體腫瘤(如小細胞肺癌、神經母細胞瘤、卵巢癌等)。

  記者了解到,中國幹細胞集團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幹細胞公共資源庫,全部樣本信息實現數據庫共享,24小時接受網上配型查詢,華人患者配型成功率達100%。在接受移植的患者中,體重超過30公斤的佔79.55%,年齡超過18周歲的佔60.09%,患者移植後五年的存活率為58.9%。與會專家表示,無論是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率,還是臍帶血庫建設和管理水準,均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論壇上還傳出消息,位於海南博鰲的中國幹細胞集團附屬幹細胞醫院將於明年初正式投入使用。醫院設有100個百級無菌層流病房,預計每年移植例數超過1000例,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幹細胞醫院。醫院建成後將為眾多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論壇上,來自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吳德沛教、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孫自敏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胡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血液科主任郝思國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王椿教授、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翟曉文教授等15位業內專家教授先後作學術報告,以各自獨到的視角、前沿的理念,與業內同仁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