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大首推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

2017-12-25 09:50:10|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財大首次推出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來源/《2017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下同)

  中國的經濟學與世界的接軌正不斷深入,與國家對“雙一流”建設戰略方針的貫徹實施相適應,構建一個具有全球視野、科學的經濟學研究評價體系,越來越受到來自於社會各界的期待。不過當前全球經濟學研究機構排名均是基於論文發表篇數,但存在的弊端是,這些排名所納入的經濟學期刊參差不齊,並未進行權重區分,對獨立作者和多位作者合作的情況也未加區分,使之排名有失偏頗。在此背景下,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首次推出“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給出了一個更加科學合理、較少爭議的國際經濟學科評價體系。首份《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12月23日發佈。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説:2012-2016 年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綜合權重排名(部分)

  上海財大經濟學院、高等研究院院長田國強教授田國強教授介紹,排行通過採用更為科學、透明、分權重、多層級的評價方法,對全球大學研究機構的經濟學高端産出的競爭力提供一個科學性評估。在排名依據上,該排名榜選擇了19本國際經濟學界公認的綜合頂級和分支領域頂級的經濟學期刊,包括5本綜合頂尖期刊和14本分支頂尖期刊;對這5本綜合頂尖期刊和14本分支頂尖期刊進行了權重處理;排行榜還根據作者人數和署名單位數對單位得分進行了折算。排行榜採取了期刊+作者綜合權重、期刊權重、作者權重和無任何權重四種方法分別進行了排名,以確保排名的科學性。

  排名分為“2012-2016 年五年總計”、“2014-2016 年三年總計”,以及 “2012年-2016 年每年”,全球高校在綜合權重方法下的排名前 100 位(按五年總計排名順序排列),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始終位列前10之內。“得到的排名結果相當穩健,也應對了該排名的科學性,“以2016年排名結果看,前10名的大學名單,在以上四種方法下,都是前10名,並且都是公認的前十大學;在前20名的大學名單中,有18所大學在四種方法下都進入前20名;在前50名的大學名單中,有35所大學在四種方法下都是前50名。”以2016年排名結果看,前10名的大學名單,在以上四種方法下,都是前10名,並且都是公認的前十大學;在前20名的大學名單中,有18所大學在四種方法下都進入前20名;在前50名的大學名單中,有35所大學在四種方法下都是前50名。”田國強説。

  排行榜基於綜合頂尖類(top 5)期刊論文發表情況進行了單獨排名,結果顯示中國大陸高校近年來在國際頂尖期刊的論文發表進步顯著。國內近十所高校實現了在國際top 5經濟學期刊上論文發表零的突破。其中,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科厚積薄發,在首創首批經濟學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上海市高峰Ⅱ類學科建設計劃的先後支持下,近年來在搶佔世界經濟學學術話語權中勇攀高峰,走在國內高校前列——上海財經大學在 2015 年排名第 35,2016 年位列第 31 名,五年總排名全球第 70,三年總排名全球第 47。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説:大陸高校經濟學研究力綜合權重排名(部分)

  綜合2012-2016年的綜合權重排行,在中國大陸排名榜單中,上海財經大學在 2016 年、2015 年和 2013 年都位列大陸地區榜首;北京大學均保持在前4名的水準;清華大學的起伏較大,雖然在 2016 年和 2012 年僅位列大陸地區第 8 名,但是五年總排名和三年總排名還是佔據了第3名。上海高校進入大陸高校排名的還有,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田國強教授最後表示,衡量經濟學研究最高水準的指標是在國際綜合頂尖類(Top 5)期刊的論文發表,雖然中國大陸高校近年來在這些期刊的論文發表進步顯著,但仍然與前30的世界一流大學差距巨大。如2012-2016 年哈佛大學累計發表177篇,而上海財經大學即便在國內排名領銜,也只有5篇,差距依然懸殊。中國的經濟學科要真正成為世界一流,依然任重道遠。

  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行榜將每年發佈一次,持續跟蹤國內高校經濟學學科的國際研究力排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