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探索證照聯辦 只需“見一面”

2017-12-25 09:51:14|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拿到營業執照才能申請許可?上海探索證照聯辦,只需“見一面”

  上個月,按工作人員提供的清單去窗口提交材料,20個工作日後,上海海譽貿易有限公司辦事員張良就拿到了一份快遞,裏面裝著全新的公司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跑一次窗口後,幾乎坐在辦公室等著就行,像這樣的‘不見面’領證照還是第一次!”張良對於審批部門這種全新的做法讚不絕口。

  這一切,得益於“證照聯辦”改革。在率先推出的奉賢區,需要申請食品經營許可或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的企業,可以在申請辦理營業執照的同時,申請辦理相關許可,審批部門可同時收件、同步審批、證照統發。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奉賢區行政服務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員將辦理好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打包”,準備快遞給企業 陳璽撼 攝

  申請和審批環節都不便

  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後,原本工商、質監、食藥監等部門“各自為政”的問題通過“三合一”得到了有效改善,但奉賢區市場監管局通過持續走訪企業調研,發現還有不少阻礙市場活力的門檻,比如“先照後證”這一固定審批流程背後隱藏的重復審批問題。

  奉賢區市場監管局註冊科副科長謝俊翔介紹説,過去,就算是熟悉審批程式的企業辦事員,最少也要跑三次窗口:第一次是提交營業執照申請材料,第二次是領取營業執照並提交許可證申請材料,第三次是領取許可證。但這只是理想狀態,如果其中哪個環節漏準備了一份材料,那就要多跑一兩次。

  除了重復跑窗口,很多申請材料,比如住所使用證明(房産證明或租房協議原件)、股東的主體資格證明(身份證原件)等,辦照和辦證時都需要提供,也是一種重復,而且考慮到風險問題,房東或股東不願意把證件原件借給創業者,而創業者又不得不“厚臉皮”去借,這會産生相當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除了創業者,“先照後證”這一固定審批流程,有時也讓審批部門感到力不從心。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後,市場活力被激發,僅登記註冊在奉賢區的市場主體就從2014年的十幾萬戶激增到截至今年10月的26萬多戶,年均新設市場主體超過4萬戶,窗口工作人員即使達到飽和工作狀態,辦證辦照的等待隊伍還是變長了。

  一套材料同時辦理證照

  改革勢在必行。“既要節約企業時間,也要提高審批效率,這看似很難,但打破固有思維,就別有洞天。”奉賢區市場監管局局長馬金舟表示,“先照後證”這一固定審批流程是一環扣一環,有了營業執照是獲得許可證的前置條件,但沒有規定要求辦證的材料必須等到收到營業執照才能交,因此,只要再造審批部門內部流程,就能通過證照聯辦,壓縮辦證企業等待營業執照發放的這段時間,讓企業第一時間提交申請,更快拿到許可證。

  在奉賢區行政服務中心,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注意到有四個窗口上的電子顯示屏打出了“證照聯辦”字樣,申請食品經營許可或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的企業,不分辦照還是辦證,只需交齊一份清單要求的材料,就可以回去靜候佳音。材料被窗口受理後,後臺會有市場監管部門新設的內部“郵差”,將材料整理成辦照和辦證兩份,分別遞送到對應的審批部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證照聯辦材料清單,分別對應需要申請食品經營許可或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的企業 陳璽撼 攝

  窗口工作人員表示,這種“外部不分、內部分”的材料受理程式,可以為企業節省5個工作日的等待,不超過30個工作日,最快約25個工作日,企業就能同時拿到營業執照和相關許可證。而兩次申請變一次,也提高了窗口人員的工作效率。此外,證照聯辦還能有效控制無證企業的風險。以往,一些企業辦照後遲遲不申請辦證,而許可審批部門往往又不是營業執照審批部門,對此很難主動發現和監管。

  記者從奉賢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從11月起截至目前,該區已受理證照聯辦的食品經營企業22家、第三類醫療器械企業2家。在試點的基礎上,奉賢區今年還計劃把證照聯辦的範圍擴大到藥品零售領域。“目前的改革僅限于市場監管體系內,希望未來能整合更多許可審批部門,實現徹底的證照聯辦。”馬金舟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