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勇:為上海生態之城建設探索更多經驗

2017-12-26 09:19:33|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應勇深入社區企業調研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為上海生態之城建設探索更多經驗

  12月25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深入本市社區、企業調研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應勇指出,垃圾綜合治理是上海超大型城市必須直面而且要下大決心解決的重大課題。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堅持“源頭減量、全程分類、末端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全程分類,著力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通過治理模式創新,補好城市管理短板,為上海生態之城建設探索更多經驗。

  本市自2011年開展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以來,已覆蓋500萬戶居民和7000余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下午,應勇一行首先來到靜安區大寧街道延長小區,“綠蘿環保空間”內,乾濕垃圾分類投放,對廢金屬、廢紙等可回收物,居民可賣錢或捐贈參與社區公益。市領導仔細詢問垃圾分類“綠色賬戶”運作以及可回收物回收處置機制,要求相關部門協調企業做好社區可回收物後端處置。

  位於長寧的虹橋臨空經濟園區正推進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市領導來到首批試點單位中山國際廣場,實地察看企業垃圾分類情況,辦公區域擺放著幹、濕垃圾和可回收物三種垃圾箱,確保源頭分類和減量。長寧區虹橋街道愛建居民區中華別墅小區通過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加大垃圾分類宣傳推廣力度,目前居民參與率達95%,垃圾定時定點投放率達70%。市領導詳細了解垃圾分類運輸情況,察看志願者演示“綠色賬戶”積分兌換,叮囑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運輸處置,確保工作實效。

  座談交流時,市綠化市容局、長寧區、城投集團等分別彙報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情況,應勇仔細傾聽,不時詢問,與大家討論。

  應勇指出,上海要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必須破解垃圾綜合治理的難題。要緊緊抓住分類投放這一基礎和重點環節,完善社會動員體系,全面推進垃圾源頭分類和減量。要落實各級黨委政府責任,將垃圾分類納入小區綜合治理、文明單位創建等工作,充分發揮居委會等基層組織作用,協調物業、志願者、第三方社會組織等力量,引導和推動廣大居民積極主動參與垃圾分類。要在“綠色賬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完善激勵機制。

  “提升垃圾末端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能力,遠比建幾幢高樓重要。”應勇強調,要學習借鑒兄弟省市經驗,全力構建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置體系,加快末端處置設施建設。要加強統籌協調,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建立法治化、制度化處置流程,形成長期、穩定、可靠的處置方式。要建立健全市場運行體系,培育一批市場化、規模化、專業化的市場主體。要廣泛開展試點,樹立一批典型,加快推廣成功經驗模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