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百歲大世界的新年第一天

2018-01-03 09:36:32|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分享到:

  原標題:現場丨百歲大世界的新年第一天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新年,總是與“熱鬧”“團圓”等象徵著美好祝願的詞彙聯繫在一起。2018年的第一天,位於鬧市之中的百歲大世界,較之以往更多了一份獨屬於“新年”的喜氣。步入大世界,“非遺中國節之元旦遊園習禮”系列活動如火如荼,漢舞《禮儀之邦》在“琴瑟漢婚大典”之後登臺,《金猴鬧春》《哪吒勇鬥孫悟空》等京劇演出緊接著亮相。坐在中央舞臺前的觀眾看得目不轉睛,“元旦遊園會,最是熱鬧。在這裡,和中華傳統文化,最接近。”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片説明:大世界中的遊園會系列活動以華夏文化為主題

  大世界的元旦遊園會,從2017年12月28日持續至2018年1月2日。遊園會以華夏文化為主題,主打傳統民俗體驗、展演,包含“華夏大舞臺”“漢風主題市集”“傳統手作”“禮儀小課堂”等多個版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漢服婚禮展示

  早上10點半與下午1點半是園內最熱鬧的時候。每當此時,鳳冠霞帔的“新娘”與身穿玄色婚服的“新郎”便出場了。兩人相攜著出現在舞臺上,伴隨著解説詞“再敬酒,舉案齊眉”,新夫新婦相對而坐,“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演繹了一場典雅大方的漢婚典禮。台下座無虛席,就連白色連廊上也圍滿了好奇的觀眾。“婚禮”結束,不少人接到了臺上拋下來的喜糖,紛紛笑得合不攏嘴。“在公眾號上看到有漢服婚禮展演,今天專門過來觀看。”“90後”杜月説,“漢服很美,傳統文化也很美。”

  除了舞臺上的漢婚大典,大世界中還有更多的“傳統”元素。舞臺兩側,“瀟湘居”“祈福殿”“楹聯坊”等展臺依序排開,攤位上的紅燈籠懸挂著字謎條,在微風中微微擺動。“瀟湘居”的主題是“十萬人家火燭光,門門開處見紅粧”,攤位上擺滿了木簪、金銀簪和“梨花粧”的貼紙,還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漢服,供遊園的人們試穿。“楹聯坊”的主題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攤位上的春聯筆力遒勁,吸引了不少對書法頗有愛好的老者。工作人員英子説:“除了這些活動,還有射箭、品茶等其他項目,每個攤位各司其職,展示一種傳統習俗,讓大家過一個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新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片説明:陳華明正在雕刻木雕“小兒舞獅”

  與新年時節相應和,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海派黃楊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陳華明正在大世界二樓“非遺會客廳”裏雕刻一座“小兒舞獅”木雕,“舞獅,熱熱鬧鬧的”。接下去的一整個月,他都要駐紮在大世界中。邊雕刻、邊講解,很快,很快便圍滿了聽眾。“雕刻時,要用到四五十種刻刀。圓刀刻毛髮,要能細到把一縷縷頭髮絲都表現出來;平刀適合較大面積的雕刻。”桌子上的所有刻刀,都由他自己製作而成,“每個人的手勢、習慣都不一樣,刻刀需要特製。”所有的雕刻題材都來自於生活,為了表現鐵路工人,陳華明每天都坐在鐵路司機旁,在上海到北京的特快列車上觀察了幾個月;為了表現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他又在劇團蹲點數月。手中已經雕刻了兩個月的“小兒舞獅”,靈感來自他在雜技團的生活體驗。1965年,陳華明畢業于工藝美術學校,與黃楊木雕結緣了半個多世紀,“退休了也停不下來,每天在家都要仔細地做雕刻,希望更多人能了解海派黃楊木雕的藝術魅力。”現場,有市民沒看仔細,脫口而出,“這是不是雕的武松打虎?”引得其他人哄堂大笑。

  大世界裏,小孩子是最快樂的一群人。有的孩子拿著活靈活現的孫悟空面人,有的孩子咬著“龍形”糖畫跑來跑去,樂不思蜀。本該在正月初五齣現的“財神”,也提早在遊園會中露面了。收到財神發的“紅包”,大人、小孩都喜氣洋洋。“遊園會就像想像中的廟會一樣,活動很豐富。”章羽帶著年過半旬的父母一起逛大世界,“爸媽拍了很多照片,大半天逛下來,特別開心。”對於市民王女士一家而言,大世界還承載了遙遠的童年記憶,“孩子爸爸小時候來過大世界,現在孩子5歲了,第一次帶他來。希望他也能有一份獨特的童年記憶。”

  考慮到冬季低溫不利於露天中央舞臺的遊客觀演和演員表演,從去年12月8日起,大世界暫停晚場經營,日場開放時間仍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冬季日短,天色漸暗,走出大世界時,門口的十二面哈哈鏡前仍排著長長的隊伍。“新年好!”“新年好!”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迎新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