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檢察機關通報“兩個專項”立案監督

2018-01-05 16:04:01|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環保食安無小事 滬檢察機關通報“兩個專項”立案監督情況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2

圖片説明:滬檢察機關通報“兩個專項”立案監督情況。

  喬春華用工業鹽冒充食用鹽加工鹹菜案、“11.25”特大跨境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疫區牛肉案、“7.29”非法經營隱形眼鏡案……環境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2014年以來,上海檢察機關連續5年開展三輪破壞環境資源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兩個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守護綠色家園,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許洪芳是上海陳行煉油廠法定代表人,在閔行區經營煤焦油業務,並安置9個巨型油罐用於公司經營。至2014年,工廠停止經營,但9個油罐仍存放于原址,內有餘留的煤焦油及常年經營沉積的油渣。2016年3月間,這9個裝有大量油渣等危險廢棄物的油罐經多次轉手售賣,最終由張同平接手。

  同年3月底,張同平從周邊雇傭數名散工,在上海陳行煉油廠廠區內就地挖取數個土坑,隨即在現場切割油罐,將油罐中的廢油排放至土坑及廠區儲油池中,並用水就地沖刷切割下的油罐鋼板,致大量油污滲透泥地及附近河流,造成嚴重污染後果。經評估,該起事故造成損失及修復費用達人民幣1629.4375-2306.1975萬元。

  案發後,許洪芳等7人被閔行區檢察院以涉嫌污染環境罪提起公訴。2017年5月23日,7名犯罪嫌疑人系數獲刑。許洪芳等7人污染環境案被評為全國檢察機關“兩個專項”立案監督優秀案件。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上海檢察機關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43件80人,批准逮捕87件137人、起訴147件273人,追捕漏犯9人。2017年,共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破壞環境資源案件32件44人,批准逮捕60件94人,起訴117件199人。

  喬春華從2007年開始在浦東銷售鹹菜。喬春華為非法牟利,于2017年2月通過他人從山東壽光鹽廠訂購工業用鹽31噸,準備在到貨後用於在自家作坊內腌制鹹菜。2017年3月1日,執法機關接到群眾舉報後,將正在牛肚村接貨的喬春華當場抓獲,現場查獲工業鹽620包,總計31噸。

  喬春華因涉嫌生産、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2017年3月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6日被提起公訴。2017年10月12日,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以喬春華犯生産、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該案是一起由高檢院和公安部聯合督辦的案件。據統計,2014年至2016年,上海檢察機關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316件412人,批准逮捕658人、提起公訴964件1164人,追捕漏犯19人。2017年,共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67件74人,批准逮捕132件164人,起訴284件364人。

  為確保“兩個專項”取得實效,上海檢察機關不斷強化檢察監督主責主業。對於重大有影響的案件堅持提前介入,引導全面取證,及時固定證據,確保有效打擊犯罪;以典型案件的查辦推動專項監督活動取得成效,市檢察院對重大案件掛牌督辦,全程跟蹤指導;探索推進涉環境資源和食品藥品犯罪案件集中管轄,實行專案專辦,提高專業化水準,同時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增強執法合力。

  重治理更重預防。在辦案過程中,檢查機關充分運用檢察建議、要案專報等方式,及時反映食品檢疫、城市垃圾管理等突出問題,促進社會治理。金山區檢察院針對污染環境案件制發檢察建議7份,進行公開宣告,堅持跟蹤回訪、督促落實整改,“9.12”危廢傾倒案涉案企業整改落實危廢減産改造,每年減少危廢産生量近1000噸。浦東新區檢察院結合沈榮等人銷售71噸過期鰲蝦的案件,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出加強對水産市場的管理的建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水産品市場的批發、運輸、儲藏環節進行了整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