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共和新路街道辦網上“時間銀行”

2018-01-09 09:16:38|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有個街道辦了一個網上“時間銀行”,居民、社區單位、居委會都能從中受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洗衣卡、洗車券、餐廳折扣券、馬戲城VIP貴賓券……積分換好禮,享用在社區”,這不是什麼商業應用的廣告,而是靜安區共和新路街道今年上線的一款社區APP“共和新e家”的宣傳口號。不過,這裡的積分並不需要消費兌換,而是在居民參與社區服務和社區活動、為社區所作的各種投入後,以積分形式存入“時間銀行”,變成能夠兌換禮品和服務的“硬通貨”。

  街道希望,通過“共和新e家”,連結社區居民和社區單位,集成社區資源,服務社區居民,最終發現所有社區成員的價值,將其化作社區治理的資源。

  讓積分變得有價值

  積分兌換商品、時間銀行,都不是新的概念,在其他社區有過嘗試,但如何能讓居民真的參與到其中,街道卻著實動了一番腦筋。

  “共和新e家”正式上線前,在洛善居民區試運行了一年,效果不錯。洛善居民區黨組織書記黃蓓説,最關鍵的一點是要讓積分真的有價值。“積分的標準設定、評定和錄入,積分的‘購買力’支撐,每一樣都要做到位。”

  讓積分有價值,從積累積分時就開始了。與很多商業APP相似,在“共和新e家”上“贏取積分”的方式有多種方式,包括APP每日簽到,參加社區活動,擔任社區領袖,為社區贏取榮譽等等。比如,參加居委級社區活動每次30分,街道級的社區活動每次60分,區級活動每次120分,獲得街道級的個人榮譽獎勵可“掙”1200分積分;擔任社區領袖,長期為社區服務,社團負責人定期獎勵300分,志願者服務每半小時30分,樓組長定期獎勵600分,業委會成員定期獎勵300分。總之,“明碼標價”,讓居民為社區所作的投入都能在積分上精準體現出來。

  “合理的積分生成方式能夠賦予積分含金量,積分的含金量體現的是居民的參與價值,所以積分不是隨隨便便、糊裏糊塗給出的,一份付出換一份收穫。”

  積分的使用,也同樣充滿著價值。積分可以兌換禮品、服務以及參與活動。在線上的公益商城中沒有“水貨”,上線的都是實用禮品,物品類有柴米油鹽;票券類有餐廳折扣券、電影票、馬戲城演出票等,轄區單位上海馬戲城還曾為APP提供了幾張售價700元的“時空之旅VIP貴賓券”,受到秒殺;服務類有家政、洗車、洗衣等。親子、社交類等熱門社區活動的參與資格也可以通過積分“購買”。

  如今,註冊“共和新e家”的洛善居民區居民有387人,其中近200多名是活躍用戶,數量與品質都比較高。通過APP的使用,不僅增加了洛善居民區志願者的數量,更吸引到一批年輕人加入志願者的隊伍,用自己的技能特長為社區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_副本

  豐富內涵連結更多居民

  總結了洛善居民區的試行經驗,街道今年進一步豐富了“共和新e家”的上線內容。如今,“共和新e家”有多個服務板塊,聚焦為居民提供服務或者吸引居民服務社區。

  比如,物業問題是居民關注最多的社區問題。APP內設置了“e·物業”版塊,包含物業報修和測評兩個部分。今後,轄區內物業公司將全部接入APP後臺,居民如有報修需求,可以直接通過APP“呼叫”所屬物業公司,由APP進行派單。

  社區的公共服務資源則被整合到“e·服務”版塊中,包括所有的居委會和社區幾大中心,比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黨建服務中心等等。未來幾個月內,社區事務受理中心還將實現線上諮詢,今後再考慮在線受理等等。

  “e·自治”版塊,動員盡可能多的社區居民參與社區自治,其中設有鄰裡互助、車位互助、美麗樓組、投票等板塊。不少居民覺得車位互助功能非常實用。不久前,居民老王家的産權車位白天有6個小時空置,他把這段時間的車位信息發佈到網上,而老李家來串門的朋友正好需要短時停車,老李就在線“拍下”老王家的車位。

  “共和新e家”也調動起社區單位參與的熱情。公益商城內的商品都為街道轄區單位贊助,餐廳、洗衣店、洗車房、馬戲城、社區商業公司、文化傳媒公司、物業公司等都積極參與其中。

  街道黨工委書記厲蕾説,通過“共和新e家”,居民的“時間銀行存款”有了實實在在的購買力;社區單位通過公益商城獲得了更高的知名度,吸引到更多客流;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吸納社區單位參與社區治理的能力加強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