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上海”的品牌效應和戰略優勢搶眼

2018-01-09 09:07:11|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滬産”國家科技獎比重首超20%“科創上海”的品牌效應和戰略優勢在“一減一增”中格外搶眼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製圖:李潔

  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昨天在京召開。“科創上海”的品牌效應和戰略優勢在“一減一增”中格外搶眼: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勵的授獎數量較上年度減少7項,上海的獲獎數量則逆勢上揚,增加了6項,共獲得58個獎項,佔全國授獎總數的20.7%。這是自1999年國家科技獎勵制度改革以來,上海獲獎佔比連續16年保持兩位數,並首次突破20%。

  自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以來,上海獲得國家科技獎的佔比已三次刷新紀錄(前兩次分別是2014年的16.5%和2016年的18.1%),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效初現。

  服務國家戰略,1/5的國家科技獎由上海創造

  從昨天揭曉的國家科技獎榜單來看,此次上海獲國家自然科學獎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39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人,分別佔全國同類別獎項的17.1%、16.7%、22.9%和28.6%。

  粗略統計,每六個國家自然科學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中,就有一個來自上海;每五個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就有一個由上海摘得;近三成國家國際科技合作獎由上海貢獻。

  在高等級獎項中,上海的表現可圈可點:兩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上海參與了一項;三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上海參與了兩項;2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上海牽頭完成了一項,參與完成了兩項。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上海肩負的國家戰略。面向重大國計民生需求,上海科研人員牢記使命,勇攀高峰。

  為了探索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有效途徑,此次,由上海科學家參與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項目“水稻高産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將我國水稻研究帶到了引領世界的科技前沿,從此水稻育種專家可以更方便地培育高産而優質的水稻品種。

  煤炭,是我國儲量較大的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地利用煤炭資源,對確保我國能源安全具有戰略意義。上海的潔凈煤化工技術曾多次摘得國家科技獎。此次,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領銜完成的“高效甲醇制烯烴全流程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這一重大創新將煤所轉化成的甲醇等初級産物進一步變成基礎化工産品。

  化工、材料、工程、能源、通信、土木工程……這些獲獎項目涵蓋的領域之廣、學科門類之齊全,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上海在科創中心建設中全面發力,創新活力競相涌流的蓬勃生機。

  敢啃硬骨頭,基礎研究積蓄創新耐力

  基礎研究力量雄厚、學科門類齊全,是上海構築創新品牌的獨特優勢。本次斬獲國家技術發明獎的“滬産”項目背後,是更為長期、深厚的基礎研究積澱。

  上海市科技獎勵中心主任劉海峰介紹,國家技術發明獎的申報門檻非常高,不僅要在産業化上有搶眼表現,更嚴苛的標準是國外沒有相同的核心專利。換言之,即使在國際科技舞臺上競爭,它們也是拿得出手的核心技術。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釹玻璃,從1964年開始起步,經歷了四代技術更迭,走出了兩位院士,更經歷了十幾年艱苦的技術攻關,才有了今天獨步世界的大尺寸、大批量、高穩定的成套技術,上海光機所也由此成為世界上唯一掌握這一成套熔煉技術的機構。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的“大型高穩定輕量化碳化矽整體結構成套製備技術及空間遙感應用”成果,填補了國內陶瓷基複合材料在空間遙感系統中應用的空白,解決了我國高解析度空間遙感相機對大型、高穩定支撐結構的迫切需求,為我國衛星實現亞米級解析度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項目的背後也有研究所幾十年的深厚積累。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建宇説,無論是搶佔國際科技的戰略制高點,還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對科學家提出了相當具有挑戰性的課題,很多都必須從基礎研究入手,從源頭謀劃創新,不貪短平快,敢啃“硬骨頭”,唯此,才能找到最適合中國的解決之道。他表示,近幾年,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積極調整科研戰略佈局,在“墨子號”“天宮”“悟空”等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中發揮所長,積蓄創新耐力,這些成績也將反映在未來幾年國家科技獎的評選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