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明珠藏松江 悠悠塵煙訴古今

2018-01-10 09:11:10|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活化石丨熠熠明珠藏松江 悠悠塵煙訴古今

  編者按:文化是城市發展的根和脈,是體現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資源。如何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産,講好城市故事,留住城市記憶,是城市管理的重要課題。上海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38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23處,文物保護點2745處,共計不可移動文物3435處。作為承載城市發展記憶的“活化石”,在記錄上海進步與發展的同時,他們也在時刻更新著“自我介紹”……

  松江倉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片來源網絡

  作為上海歷史文化的發祥地,我是上海地區最古老的府城。古城中的唐經幢、興聖教寺塔、廣富林遺址、佘山天文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是松江和倉城兩個片語成的複合詞,是一個歷史地理名稱。倉城為地域名,來源於當地是明清兩代松江府的最大漕糧倉儲地和漕運始發地。古代時期的我在今天的松江區中山西路一帶,現在這裡仍有使用“倉城”名稱的習慣。

  我位於松江古城十里長街的西隅,因境內建有明代漕運糧倉而得名,在明清時期是松江府城向西延展的地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據嘉慶松江府志載,永豐古街區 (今松江區中山西路老街一帶),明清兩代皆有“倉城”之稱。從明朝起,我作為漕糧重地,是松江府最大漕糧(稅糧)倉儲地和漕運始發地,城築四門,米業興 旺。市河兩岸,宅第、商鋪鱗次櫛比。漕糧啟運時,漕舟雲集,水運繁忙,江淮衛、興武衛、鎮海衛各漕幫數以百計船隻至倉城市河排開,裝載起運之場面蔚為壯觀。史載至清代中期,松江府徵漕糧41萬7千3百餘石,半數以上都貯于我處。因此,明代松江,有“蘇松稅賦半天下”之説。

  直到今天,我還留有明代後期至清代初期的古建築有16處,清代中、後期建築共767處,民國時期建築有74處。其中區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文物登記單位14處,不可移動文物登記保護單位81處。

  松江唐經幢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片來源網絡

  作為上海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我就坐落于松江區中山小學內。我的全名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建於西元859年(唐大中十三年),材質為石灰岩。

  在解放前,因長期無人管理,我的幢身有近一半埋在土中,僅有11級露在地面,幢身殘損剝蝕,各級均顯傾斜。

  我在1962年被公佈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0月市文管會正式批准修復。修復工程在1963年4月底動工,由上海博物館修復工場負責。對斷裂岩石雕刻品採用聚丙烯酸酯類、環氧樹脂類材料粘結,應用工藝技術進行拆卸,清理地下文物,抬高基礎1.6米,並用考古發現的唐代磚砌池坪散水,內部加架用不銹鋼材料。1963年5月,經幢上部的較小雕刻部件開始進行膠合,逐步取得經驗後,再將大部件進行膠合。接著,幢身通體噴射硅橡膠,以防青石吸水風化。全部工程于1964年11月完成。

  經過整修,現存21級,高9.3米,幢身8面,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並序,以及建幢銘。各層配置 及雕刻的圖案都煥然一新,更顯出造型的優美和諧以及雕刻技術的洗練圓熟、細膩生動。如海水紋、山龍束腰、四天王像、菩薩石窟、雄獅、蓮座等,都表現得簡潔 明快。經幢頂部一級,周身刻著16個佛像,郡主在二女官扶持下前去禮佛,人物動感和面部表情自然生動,顯示了盛唐的藝術風格。1988年,由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興聖教寺塔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片來源網絡

  我誕生於北宋熙寧至元祐年間,在今松江區中山東路南側方塔園內。西元1068-1094年間建於興聖教寺,該寺建於西元949年,故名“興聖教寺塔”。時光流轉,物換星移,原來的興聖教寺已經難尋蹤跡,但幸運的是,我卻被保留了下來。在1996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是江南地區造型最美的古塔之一,結構上繼承了唐代磚塔的建築風格,磚木結構,樓閣式,平面呈正方形,故俗稱“方塔”。

  元末戰亂中興聖教寺毀,只剩下塔和一座鐘樓。塔總高42.5米,共9層,底層每邊寬6米,向上逐層收縮,層高也隨之降低,塔內各層有木梯。塔身各面均有磚砌圓形壁柱,柱上裝有木制鬥拱來承托木構的瓦屋檐。磚身外壁每面建磚制柱劃分為3間,正間設壸門,入內為方室。磚身各層外均有腰檐、平座、欄幹,底層在圍廊中置扶梯,穿過磚身中的踏步進入第二層,其餘各層皆在方室內置樓板和木梯。第八層設橫木交叉,承托塔心木,長13米,穿出頂層8.20米,套上鐵制的塔剎,以覆盆、露盤、相輪、寶瓶等組成。

  經受百年來的風雨洗禮,我損壞嚴重,其中下方的走廊和塔內各層木結構大部毀壞,塔身向西北傾斜約54釐米,地坪一片殘磚碎瓦、荒草枯藤。終於在1955年7月,縣文教科採取了保護性措施。1975-1977年,進行復原大修。經修復後,我仍保持了“古舊”的風貌,尤其是鬥拱、壺門上的月梁及磚身上的撩檐枋等,其中鬥拱至今保存宋代原物60%以上。

  仰觀塔身外形,古樸秀美,高聳入雲。頂部由復盆、相輪、寶瓶等組成高達8米的塔剎。有4條鐵索從尖頂分別係向9層的四角塔檐,名“浪風索”。塔檐翹角處係有銅鈴,名曰“驚鳥”,上下計有36隻。風吹銅鈴,叮噹聲,悅耳動聽,響徹方圓數裏。登高九層外廊,憑欄俯瞰,全城景色,盡收眼底。

  廣富林遺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片來源網絡

  在方松街道廣富林路以北、銀河路以南、沈涇塘以東、油敦港以西、廣富林村及北部一帶,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至東周時期的遺址,這也是在松江最早發現的古遺址,就是我了。

  據有關資料記載:“廣富林的聚落,正是以來自河南、安徽、山東3省交界地區的移民為主,少數來自浙南、閩北的移民加上當地土著共同創造了廣富林文化。這是上海歷史上的第一批移民創造了移民文化。”

  松江古代先民用自己的族群力量匯聚到此,把他們本原的聚落文化播撒到了這裡,形成了松江廣富林特別的聚落文化。就這樣,這片土地開始建立了松江最具規模、最有影響的聚落文化,而廣富林古遺址的聚落文化,是松江七大古遺址聚落文化中的經典。

  從我出土的文物上看,大遷徙是聚落文化發展繁榮的重要事件,極大地提升了松江的早期生命力。從凝聚著良渚文化的如玉條、玉環、玉琮、玉璧等玉器來看,從造型設計到打煉磨制,從物象創意到雕刻技術,都達到了極高的審美等級。這些文化遺存,為當時松江廣富林經濟社會的發展繁榮奠定了一種雄厚的物質基礎。這些特徵正是良渚文化的本質特徵。廣富林古遺址是一個很有個性的聚落文化遺址。聚落文化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從古至今,不同的時期有不同時期的內涵。4000多年來,廣富林孕育了無數的人類生息繁衍並聚落。如無數明珠中的一顆倖存者,形成的聚落文化在長江流域裏熠熠生輝。

  佘山天文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片來源網絡

  我地處西佘山之巔,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年),早前為法國傳教士所立,是我國最早的現代意義上的天文臺,也是我國天文研究中心之一。如今我 化身為天文工作站主要是開展科普教育工作,為中小學生和社區提供天文知識巡迴展示和天文知識講座,傳播天文知識,弘揚科學精神。

  我佔地面積8000余平方米,裝備了當年被稱作是“遠東第一”的40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從1900年直到1980年代後期,這架望遠鏡一直是我主要的天文觀測儀器,用於天體照相測量觀測工作,望遠鏡可以在架子上左右、上下轉動,鐵制大圓頂有狹窄天窗也能360度轉動,百年來借此拍下了7000多張珍貴的天文照片。

  近年來,在佘山天主堂西面方向又建造了一座天文觀察臺,內部安裝有直徑達164釐米的光學天文望遠鏡,台中還有兩架鐳射望遠 鏡、射電望遠鏡、直徑156釐米的光學折射望遠鏡等先進儀器設備。兩座日晷分別用不銹鋼和漢白玉製成,可以根據太陽的影線測定白天的時辰和春夏秋冬四季節氣;是國內目前最新的日晷。自建國以來,我在天體運行及人造衛星定軌等方面取得了27項國家級的科研成果,是我國運用新技術參加國際地球自轉聯測的單位。

  醉白池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片來源網絡

  我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園林之一,與豫園、嘉定古漪園、秋霞圃、青浦曲水園並稱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也是五大園林中是最古老的園林。我的前身為宋代松江進士朱之純的私家宅園,名叫“谷陽園”。從前身算起,我到現在為止已有九百多歲了。

  我既具有明清時期江南園林山石清池相映、廊軒曲徑相襯的風格,又具有歷史古跡甚多、名人遊蹤不斷的特點。古木蔥蘢,亭臺密布,至今仍存有堂、軒、亭、舫、榭等古建築,並保持著明清江南園林風貌,其曲欄橫檻、回廊曲徑,古色古香。以水石精舍,古木名花之勝馳名江南。

  以一泓池水為中心,我環池三面皆為曲廊亭榭,晴雨均可憑欄賞景,有四面廳、樂天軒、疑肪、雪海堂、寶成樓、池上草堂等亭臺樓閣。此外,我的特色之一是廊壁和部分庭園裏石刻碑碣較多。池南長廊的墻壁上嵌有《雲間邦彥畫像》石刻,共二十八塊,鐫刻著松江府屬各縣從元到清初鄉賢名士九十一人的畫像和讚詞,刻畫甚工。還有歷史藝術碑廊、“十鹿九回頭”石刻、《赤壁賦》真跡石刻、《難得糊塗》石刻等藝術瑰寶,

  幾經興廢,幾經劫難,嘉慶二年(公 元1797年)我曾被改為育英堂。解放後,我又被多次修繕擴建,恢復園林。1959年被修繕擴建並開放,並擴充面積至76畝。1983年又被增建“賞鹿廳、玉蘭院、深柳讀書堂、雕花廳”等,佔地面積達到80余畝。我分為內園和外園兩部分,外園是新建的,內園是原有的。從人民南路西大門進園,迎面是一座大型磚刻照壁,沿著兩排懸鈴木和棕樹林蔭道向東行,途中可見一座嶄新的院宅,那是遷建不久的清代雕花廳。再向前是一座拱形石橋,石橋底有一對茅亭,上橋可縱觀南北開闊的荷花池。夏秋之際,湖中荷花盛開,清香撲鼻。荷花池上有曲尺形長廊和鶴亭。過橋穿過杉樹林,由西邊廊屋可進入內園,這就是我的精華所在。

  松江清真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片來源網絡

  我原叫真教寺,最初創建於元朝(1206-1368)至正年間(1341-1368),因為當時該地區的地方長官就是一位穆斯林。1391年明朝時,政府下令重建,隨後又經過三次擴建,清朝時經過四次整修,所以我至今仍舊保持元、明時期清真寺的風格。

  我是上海地區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院,也是一座融合中國宮殿式古典風格和阿拉伯建築風格的伊斯蘭教寺院。我座南朝北,主體建築有大殿、窯殿、穿廊,另外有南、北講堂、邦克門以及水房等,其中窯殿和邦克門兩處最具該寺建築特色。寺內還保存著歷代碑刻四塊。原寺的四週都是穆斯林的墓地。寺東側為邦克門樓,又名宣禮塔,是為穆斯林前來禮拜用的。屋面十字脊,內壁為磚拱球頂,下辟門洞為出入道口,是典型的阿拉伯建築。西側為禮拜大殿,是明代建築,古色古香,與玲瓏剔透的邦克門樓相對稱。

  根據《松江志府》記載:元王朝統一中國時,納速刺了曾率領部族人,即中亞波斯人,從嘉興進入松江。之後他們的部族及子孫就定居於松江,這就是松江穆斯林的來源。由於回族實際上是阿拉伯人的後裔,六百年多年前遷來松江時,民心淳樸,信仰虔誠,自然忘不了自己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宗教活動,所以在他們定居之地都要建立供他們朝拜的清真寺。這便是我的由來了。因此,我作為阿拉伯民族與我國民族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遺跡,也是伊斯蘭教與中國文化相結合的標誌之一。

分享到: